|
70岁以上老年腹部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 附150例分析 |
|
陈立夏 吴俊人
老年人因各重要脏器功能退行变性以及并存病多等特点,导致老年人腹部手术治疗的复杂化,围手术期处理在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地位越显重要。现就杭州市红会医院1994~1998年收治的150例70岁以上老年腹部外科疾病患者进行分析,以探讨老年人腹部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问题。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150例中男性72例,女性78例;年龄70~92岁。急性阑尾炎25例,急慢性胆囊45例,腹外疝30例(腹股沟疝20例、股疝嵌顿8例、闭孔疝1例、切口疝1例),胃癌14例,乳腺癌2例,结、直肠癌16例,脾破裂2例,胆囊癌6例,胰腺癌3例,麦克耳憩室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4例,溃疡性结肠炎自发穿孔1例,结肠癌并存胆囊炎、胆囊结石4例。 术前并存病:术前有不同并存病或功能异常者58例,其中高血压病30例、冠心病10例、慢性肺部疾病15例、肾功能异常12例、肝功能异常10例、糖尿病Ⅱ型10例、心电图检查异常者30例。 手术情况:行胃癌根治术10例、姑息性切除4例、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及T管引流45例、各类疝手术30例、阑尾切除25例、右半结肠根治术6例(其中4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左半结肠癌根治术4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4例、脾切除2例、其他19例。急诊手术68例,手术时间2小时~6小时不等。 麻醉方法:全麻25例、连续硬膜外麻醉125例。术中均用全能麻醉监护仪监测。 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24例,其中肺炎6例、肾衰3例、切口裂开4例、切口感染9例、应激性溃疡出血2例。死亡4例,其中呼吸衰竭死亡2例、感染性休克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
讨 论 1.老年人外科疾病手术适应证问题:老年人患有需手术治疗的外科疾病,同时伴有重要器官的异常情况,不能简单地将高龄视为手术禁忌证,必须在短时间内纠正重要器官的功能异常,不失时机地采取手术治疗方能挽救生命[1]。本组92岁女性股疝嵌顿病人伴有快速型房颤,心率达135次/分,经内科会诊用西地兰、硝酸甘油治疗后立即行肠切除吻合、股疝修补术,术后痊愈出院。 2.术前准备:术前应详细询问病史,对各重要系统和脏器应作全面检查,及时调整和纠正所发现的问题[2]。胆道疾病常规给予肠虫清驱虫治疗,以防术后肠道蛔虫穿入胆管致处理困难。黄疸患者给予维生素K1,以预防术中渗血。糖尿病患者术前空腹血糖高于16.8 mmol/L需用胰岛素[3]。高血压患者每日测血压2次,并给予降压药,维持控制血压稍高于正常值。有心脏缺血者给予消心痛片舌下含服。冠心致快速型房颤者给予西地兰、硝酸甘油、德脉宁胶囊治疗。女性直肠癌病人应请妇产科会诊,并阴道消毒3天。 3.手术时机的选择:老年患者除了各类需急症完成的手术外,其余手术应尽快改善患者一般情况及重要器官功能,以提高手术耐受性及安全性。在围手术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生病情恶化应及时中转手术治疗。 4.手术方式的选择:老年人外科疾病有时二种并存,如胆囊结石并存右半结肠肿瘤,直肠癌并存股疝等。是一次手术还是分次手术主要取决于患者的重要器官能否耐受、切口能否延长。手术方式应选择既解决问题、又简单、安全的术式,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充分考虑老年人的代偿潜力较差的问题,在急诊手术时,应该选择必要的而且是最小限度的手术。 5.麻醉的选择:老年患者麻醉的选择有时颇费踌躇,既要满足手术要求,又要减少术后并发症。本组资料,阑尾、疝手术大多选择连续硬膜外
麻醉。老年人硬膜外麻醉易使血压急骤下降,故需减少麻醉药用量,并可以同时采用复合麻醉,麻醉时间超过3~4小时及气管插管的使用,可以使肺部并发症增加。因此,区域阻滞麻醉要比全麻更适合肺部高危险的病人[1]。 6.术中处理:手术应尽量快速,以减少出血量。高龄、体弱、低蛋白血症、糖尿病患者切口应行减张缝合。 7.术后处理:较大腹部手术后需吸氧、心电监护1~2天,除了静脉输液补充水、抗生素、各类维生素外,常规给予奥美拉唑或雷尼替丁,以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本组1例82岁闭孔疝嵌顿肠穿孔患者,术后1周并发炎性肠梗阻、肺部感染、快速型房颤,心率达180次/分,笔者继续行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抗炎治疗,纠正心律紊乱,术后1月痊愈出院。提示对术后早期出现肠梗阻的病人应考虑为炎性肠梗阻尽快进行抗炎治疗,以避免再次手术[4]。
作者单位:陈立夏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外科 310012; 吴俊人 杭州市红会医院[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脐静脉注射催产素治疗胎盘滞留的临床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子痫209例临床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