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脐静脉注射催产素治疗胎盘滞留的临床观察

万择秋

  胎盘滞留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胎盘滞留的正确处理可减少因人工剥离而带来的损伤、出血、产褥感染及麻醉并发症。本院自1996年以来应用脐静脉注射催产素的方法处理胎盘滞留,现将121例产妇使用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1996年1月至1998年8月在我院分娩被诊为胎盘滞留的产妇121例。胎盘滞留的诊断标准见《妇产科学》第四版。凡属孕龄小于28周、产后出血需立即处理、子宫畸形、曾有剖宫产史、母亲年龄小于18岁者除外。
  2.方法 121例产妇被随机分为两组,A组61例经脐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0 ml+催产素针
20 u;B组60例经脐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0 ml。
  胎儿娩出后,经排空膀胱及轻柔按压宫底,30分钟后经体格检查和阴道检查明确诊断后开始接受治疗。用7号针头经脐静脉沿胎盘方向注入,注射后指压注射部位防止血液回流,然后将脐带内容向胎盘方向挤压两次,以加强灌注。胎儿娩出后产妇臀部垫以弯盘以测量出血量。将所得各数据经χ2检验分析处理。

结  果
  A组61例中28例在产后45分钟内娩出,33例行人工剥离术;B组中60例仅7例在产后45分钟内娩出,2例在45分钟后娩出,51例实施人工剥离术。经χ2检验,χ2=18.45,查表,P<0.05,说明两组在胎盘娩出时间及实施人工剥离术两方面,其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


  产后45分钟
内娩出数 产后45分钟
后娩出数 人工剥离
例 数 合计
A组 28
0
33
61

B组 7 2 51 60
合计 35 2 84 121

  χ2=18.48,P<0.05
  出血量估计:A组中2例出血量超过500 ml,占3.27%,B组中1例出血量超过500 ml,占1.67%,两组在产后出血发生率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

讨  论
  1.催产素是一种产科常用的内分泌激素,能使妊娠子宫平滑肌收缩。近年有人检测血浆催产素含量,发现脐动脉中催产素浓度比脐静脉高,说明胎儿能产生催产素;择期剖宫产催产素含量比自发分娩后低,血催产素在胎儿娩出前达最大值,暗示胎儿的激素释放特别在分娩期,由此可见第三产程血催产素水平要较前降低。
  2.据报道分娩后早期血催产素水平升高,从而导致胎盘的正常剥离。而Thornton表明40%的病人胎儿娩出后有生理性血浆催产素水平显著上升,而60%病人在胎肩娩出前后无上升;在血催产素水平保持不变的病人中,其第三产程并发症的出血、胎盘滞留发生率为33%。通过脐静脉注射高浓度催产素引起胎盘剥离的确切机制还不是很明确,但herman等通过第三产程的动态超声检查发现胎盘剥离首先由于胎盘附着处的子宫肌层收缩而产生。近年研究表明,除子宫、卵巢组织外,蜕膜、羊膜及绒毛膜上均有催产素受体。利用脐静脉注射催产素,能首先直接作用于胎盘附着处子宫肌层、绒毛膜及蜕膜上的催产素受体,引起子宫收缩,进而胎盘剥离。利用脐带内给催产素处理第三产程,首先由Neri等于1966年报道,但无数据介绍。1986年Haursson由此法治疗48例胎盘滞留60分钟的病人,22例有效,26例无效需人工剥离。
  3.本组实验结果显示:利用脐静脉注射催产素时缩短胎盘娩出时间及减少人工剥离胎盘术方面是有效的。今后我们将致力于注射剂量及催产素浓度方面的研究。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提高静脉动脉化皮瓣成活率的实验研究
    左髂总静脉狭窄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腹膜后肿瘤手术并下腔静脉及肾静脉切除
    应用自体静脉做动脉重建时血管内皮细胞
    经股静脉放置冠状静脉窦标测导管在射频
    肿瘤坏死因子α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
    常用化疗药物致兔耳缘静脉损伤实验观察
    肾癌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附
    静脉普罗帕酮和毛花甙C转复阵发性非瓣
    急性门静脉主干完全性栓塞支架置入术术
    静脉注射依那普利拉治疗重症高血压的疗
    心房颤动患者经静脉体内电复律术后早期
    逆行岛状皮瓣静脉回流机制探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