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特点分析 |
|
44例,占25%,冠心病排列第三。两组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78,P<0.05。在Ⅰ组病人中,引起心衰的心脏病以冠心病为主,其可能的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先天性心脏病与瓣膜病的存活率逐年下降,同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程度亦随增龄而增加[3]。因而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 二、Ⅰ组心衰的诱发因素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共31例,占36%,较文献报道的为低[2]。而Ⅱ组41例,占23%,二组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46,P<0.05。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免疫能力的下降,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其诱发心衰的机理为:1.呼吸道感染所致的咳嗽和呼吸困难,使心脏负荷增加。2.老年患者的呼吸道感染容易出现低氧血症,使心肌缺氧,诱以心衰。3.发热,心率加速,导致急性左心衰。 三、Ⅰ组心衰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神志不清,反应迟钝,嗜睡和烦燥不安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共29例,占33%,而Ⅱ组仅36例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占20%,两组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19,P<0.05,与文献报道的完全相符[5]。其可能的原因为老年人心衰时心排血量减少,舒张末期压迅速升高;老年人更多的表现为低排血量性心力衰竭。同时,老年人的呼吸功能减退,残余气量都随年龄增大而增加,这可能与老年人许多肺泡呈关闭状态(深呼吸例外)有关。由于老年人往往已有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脑供血相对减少,由于低排血量与低氧血症的存在,使脑细胞进一步受损,使老年心衰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四、从表4我们可以看出,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时易合并心律失常,Ⅰ组发生心律失常共62例,占71%,Ⅱ组发生心律失常共83例,占47%,两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13.68,P<0.01。其可能的原因是,心律失常既可以是心力衰竭的诱因,而且心衰时又可以诱发心律失常。从发生心律失常的类型看,Ⅰ组以窦性心律过缓和房颤最为多见,分别为23例和27例,与Ⅱ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分别为4.13和4.49,P<0.05,说明老年人随着增龄,其窦房结功能低下,异位兴奋性增强。
作者单位:浙江省萧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311201
参 考 文 献
1 Hokalon KL,Pinsky JL,Kannel WB,et al.Epidemiology of heart failure.JACC,1993,22(Suppl A):6A~13A. 2 王祖鑫,吴德诚.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特点.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83,2(4):241. 3 张子彬主编.充血性心力衰竭(第二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487.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整形门诊手术前后抗生素应用对比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颅脑损伤中GCS计分与SOD 6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