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气管内膜结核引起死亡一例报告 |
|
朱 敏
病例报告 女,24岁,农民。因咳嗽、咳痰半年,气急1月,于1999年1月15日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痰为白色泡沫样,量约500 ml/天,无异味,无发热及咯血,盗汗不明显。曾多次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气管炎”,给予抗炎及对症处理,症状改变不明显。近1月来出现气急,就诊某省级医院,摄胸片示“肺结核”,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气管粘膜充血、水肿,表面高低不平,明显狭窄,纤支镜未能下伸进入左右主支气管。毛刷涂片找到抗酸分支杆菌,转来我院。查体:体温36.5℃,脉搏9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4/10 kPa。神清,精神软,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唇及甲床轻度发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广泛干性罗音,以吸气性喘鸣音为主,无湿性罗音。心率90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软,肝脾不大,肝颈返流征(-),肠音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血常规:红细胞3.2×1012/L,白细胞7.6×109/L,中性0.72,淋巴0.28,血沉81 mm/1h。肝、肾功能正常,抗人型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抗体(PPD-C-IgG)阳性,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我院X胸片:右肺上中下、左下肺野可见斑片状、结节状,密度不匀,边缘不清的浸润阴影,右上见一约2.0×2.0 cm的环行透亮区。痰内找到抗酸分支杆菌(++)×3次。入院诊断:1.浸润型肺结核涂(+)进展期,2.气管内膜结核。入院后给予2HRZE/4-7HRE(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方案抗结核,雾化吸入α-糜蛋白酶、异烟肼、链霉素,止咳、祛痰、平喘等对症处理。住院第九天出现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经拍背、吸痰效果不佳,出现三度呼吸困难,当即行气管切开术。切至皮下,突然发生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立即行心肺复苏术,抢救无效死亡。
讨 论 支气管内膜结核在临床上并非少见,误诊较多。纤维支气管镜下分四型:①充血水肿型;②溃疡肉芽型;③增殖型;④瘢痕狭窄型。肺结核伴支气管内膜结核往往无特异性,常被肺结核或其他呼吸道疾病症状所掩盖,咳嗽、胸闷、气急为主要症状,缺乏典型结核中毒症状,因此不易发现。早期病理表现为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加,继后在粘膜下腺体附近有淋巴细胞浸润和结核结节形成。此时若给予及时合理的抗结核治疗,病变能完全痊愈,粘膜能恢复原状。近年有文献[1]报道,约有半数患者确诊时已形成肺不张,甚至毁损肺,提示本病早期诊断较难。亦有文献报告[2]支气管内膜结核分支杆菌检查阳性率低。支气管内膜结核痰菌阳性高低可能与病变程度有关,早期以浸润病变为主,支气管未出现狭窄与阻塞,故痰菌阳性机会大;当病变发展出现支气管狭窄或阻塞时,此时痰不易咳出,痰检阳性率低。笔者认为对①反复出现咳嗽、咳痰,且经抗炎、止咳、平喘两周效果不佳的患者应及时行胸部X线检查及痰找抗酸杆菌检查;②若痰结核菌阳性,胸片正常者,应及时作纤支镜检查确诊;③原因不明肺不张者,应将痰菌和支气管镜检查列为常规检查项目。本例误诊达半年,确诊时已属晚期,导致气管不可逆的严重狭窄,发生痰液窒息死亡,教训深刻,值得同仁们引起重视。
作者单位:杭州市结核病防治院 310014
参 考 文 献
1 杨绍禹,王素樱,孙景云,等.气管、支气管结核临床分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0,13:168. 2 瞿介明,何礼贤,胡必杰,等.单纯性支气管结核.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3,16:350.
上一个医学论文: 肢体软组织损伤的超声诊断价值 下一个医学论文: 慢性前列腺炎诊断前后性功能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附246例报道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