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病诊断中骨髓活检与骨小粒活检比较 |
|
论 骨髓活检与骨小粒活检之主要区别在于有无骨小梁,两者之造血组织是一样的。 一、观察骨小粒组织结构:以骨小粒活检为佳。 (1)单纯做骨髓涂片及骨小粒活检只要一次骨穿。骨小粒组织大者肉眼可见,可用针挑拢,待凝固及收缩后,标本取材即成。可得>2×3 cm之组织切面,方法简便。所见骨小粒组织边界清晰,造血细胞与间质排列分布清楚。 (2)两种活检均做:先做骨髓针刺活检,在近皮质处取材,骨小梁多而造血组织少;在远皮质处取材则骨小梁少而造血组织多。活检后再吸髓涂片,做骨小粒活检时常含残缺不全之骨小梁,但骨小粒组织切面仍大而完整。 二、活检以观察造血组织为主,观察骨小梁改变主要为骨髓纤维化。骨纤有原发、继发;急性、慢性之分。一般骨纤发展,都随病情变化造血组织内网硬纤维逐渐增多。若做动态观察,每次骨穿都做骨髓活检,就非病人能接受的;而每次骨穿后做骨小粒活检,则不添病人痛苦,一举两得。如患者朱××,M6确诊治疗,二年中,共做骨髓检查5次,后4次同时针刺活检,结果4次针刺活检都因骨小梁残缺不全,造血细胞少而无特征性改变;而骨小粒活检均有足够骨小粒面积,有特征性改变,为造血组织>95%、脂肪组织少,形成多形性白血病结节,且粒、红二系变化及前髓细胞岛之多少,与疗效及病情相对应。患者曾有一段时间,骨髓象维持在MDS-RA至MDS-RAEB阶段。骨小粒活检网硬纤维染色,网状纤维增多在2+~3+。可能系骨纤进展,抑制细胞增生使病情相对稳定。骨纤进展至晚期或骨硬化症时,才有骨小梁纤维化或钙化的变化。 三、再障、血稀、血凝:见到一份增生重度减低的骨髓涂片,外周血全血减少,虽然髓片非造血细胞及淋巴细胞增多,巨核细胞减少或缺如,可以诊断急性再障,但慢性再障亦可以M<E。若骨穿同时作骨小粒活检,则可见空泡>90%的骨小粒结构,细胞主要是淋巴或有灶性造血,灶中部分M<E,找不到巨核细胞等,均为急性再障特征,常规涂片可看不到。骨髓针刺活检造血组织太少,不能分辨特征,骨小梁正常,无再障特征性改变。血稀切不到骨小粒组织,血凝有许多不符合的再障之骨小粒结构。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急性阑尾炎再次手术探讨 下一个医学论文: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体感诱发电位和CT对脑性瘫痪的诊断比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