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中药的传统鉴别在临床上的应用

洪晓燕

  应用现代化仪器,使鉴别中药的准确性大为提高,但也该看到,由于过分依赖现代中药鉴别设备及方法,对某些传统经验鉴别反而不加重视。其实中药传统经验鉴别方法既简便易行,又不需要特殊的设备条件,适宜于临床上广泛应用,尤其对基层医疗单位在不具备现代中药鉴别设备条件下使用,能有效防止以假充真,以劣充优的情况发生,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现笔者根据多年工作体会,将传统鉴别方法作一介绍。
  一、眼看 通过肉眼来仔细观察药材的形状、大小、颜色、纹理、内外表面特征及断面、质地等。从形状来看,药材的形状与药用部位有关,且每种药材的外形都比较固定,如麦冬、天冬均为纺锤形根。拳参与重楼(蚤林)虽均有草河车之名,都有清热解毒作用,但拳参还能解毒止痢,利用于痛肿疮毒、血热出血等症;重楼尚能凉肝定惊,可治惊风抽搐。在植物来源上两者也有区别,拳参为蓼科植物,重楼为百合科植物。形态上拳参呈弯曲的圆柱形,表现紫褐色,而重楼则呈结节状圆柱形,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有些药材因科属相同且外形相似,但其表面特征却不一样,如同属桔梗科植物的桔梗和南沙参均有芦头,但桔梗上有数个半月形茎基残痕(即芦碗),而南沙参却没有芦碗。部分药材还有其特独的特征,如白芷表面可见皮孔样横向突起散生(习称“疙瘩丁”),羌活的断面可见黄色分泌腔(习称“朱砂点”),防风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有些药材的色泽还与产地、栽培和采收等有密切关系,可作为鉴定药材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如鸡血藤以断面色红如鸡血者为佳,萸肉以经霜色紫红为优等。药材加工方法的不同,外表形状也有差异,可通过眼看加以区别。如附子按其加工方法不同,商品药材有以下几种:①盐附子(咸附子),呈圆锥形,顶端宽大,中央有凹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表面灰黑色,有盐霜。②黑附片,为带皮的纵切片,呈不规则形,上宽下窄,表面黑褐色,切开面暗黄色,油润光滑,略透明。③白附片,与黑附片相同,但无外皮,全体黄白色,半透明状,片较薄。④黄附片,为去皮的横切片,全体淡黄色,有光泽等。
  二、手摸 即用手捻拭药材,以判断药材的质观、软硬、韧脆程度以及粉质、角质、油润 、柴性、绵性等特征。如怀牛膝与川牛膝均为苋科植物,根呈圆柱形,外表颜色相似,但怀牛膝质硬脆,易折断,有油性,而川牛膝质坚韧,不易折断,且无油性。再如木防已与粉防己外形相似,但木防己质较坚硬,木质性,无粉性,而粉防己则呈粉性。柴胡商品有南北之分,北柴胡质较坚韧,不易折断,故习称硬柴胡;南柴胡质稍软,易折断,故习称软柴胡。麝香因价格昂贵,故伪品较多,鉴别时可取样少许置手掌中,加水湿润,正品手搓之能成团,轻揉即散开,不粘手,不染手,不顶指,不结块;如掺伪者则手搓之能成团,轻压不散开,粘手,染手,有硬物感,易结块。其他如黄芪软而有绵性,不易折断。滑石粉手摸有滑腻感,而伪品石膏粉则无等。
  三、鼻闻 即用鼻去嗅完整的药材,或剥碎、搓揉、折断时所闻到的香、臭、腥、臊等特殊气味,一嗅即可判断。如白鲜皮具有羊膻气,鱼腥草有鱼腥气,阿魏有强久蒜样臭气,天麻有鸡屎臭气等。但需注意的是,有些药材的气本来就不很强烈,在空气中暴露时间久了就更不容易闻出来,这时应将药材弄碎或者放在有盖的杯子里,用热水泡一下再闻。如藁本产地有陕西、辽宁等,形态相似,取样放入热水中浸泡后,陕藁本气味浓香,而辽藁本则有芹菜样香气。
  四、口尝 就是利用牙齿咀嚼药材,并通过舌能感觉到的味道。如西洋参味微苦而后甘,具有特殊的人参皂甙味,嚼之口中能生津液者为佳。川芎口尝有麻舌感,后稍甜:蟾酥的真品口尝有强烈持久的麻辣感和刺涩味等。通过口尝可鉴别不同的药材,苦参与黄芪制成饮片后,二者外观相似,但黄芪味微甜,嚼之有豆腥气,而苦参则无,且味极苦。但需注意的是,由于舌尖部只对甜味敏感,近舌根部对苦味敏感,所以在口尝时要取少量药材药品,放在口里咀嚼至少一分钟,使舌头的各部分都接触到药液,以达到准确尝到药味的目的。尝药时还要注意取样的代表性,因为药材的各部分味道可能不同,如根的皮部与木部等。对具有强烈刺激性和毒性的药材,如生川草乌口尝时要特别小心,取样不能太多,尝后一定要吐出来并漱口、洗手,以免中毒。
  五、水试 根据水的比重,某些中药材遇水后会产生各种明显的变化,据此可鉴别其品种真伪和质量优劣。如西红花入水则柱头膨胀呈喇叭形,水被染成黄色,而伪品柱头不成喇叭形,搓之即烂。再如真品蟾酥遇水很快变成白浆者质佳,白浆出现愈快愈好。若在10分钟内出现乳白色白浆头凸起者,偶有掺杂,10~20分钟显乳浆者,有掺杂;20分钟以上显乳浆者,有较多掺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乳香等含挥发油树脂类中药炮制方法改进
    中药蜜丸质量控制要点探讨
    谈中药捣碎方法运用
    中药制剂中含砷成分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
    他汀类调脂药的多向性效应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补肾健脾中药对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 
    提高中药注射液质量的几点经验
    中药炒炭质量控制
    中药硬胶囊剂内容物质量控制实验
    机切中药饮片的药材水处理方法介绍
    孕激素对肿瘤多药耐药的作用
    小儿用药的特点及用药禁忌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