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心理和社会个案工作初探 |
|
)
3.2 社会个案工作 社会个案工作效果标准为残疾人在众多社会问题中只要有一项得到解决即可结案,视为有效社会康复案例。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社会康复工作科先后为800多例偏瘫、截瘫、脑瘫和截肢等残疾人解决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尤其在1994~1996年的3年中,社会个案工作有效结案率为100%,说明残疾人众多的社会问题均不同程度得到解决。获得较满意的效果(表3)。 表3 1994~1996年508例社会个案工作效果统计
年度项目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立案 结案 立案 结案 立案 结案 工伤认定和处理 148 77.9 131 76.2 85 58.2 家庭环境无障碍改造 16 8.4 14 8.1 11 7.5 婚姻家庭关系调适 7 3.7 8 4.7 15 10.3 康复器械配备 12 6.3 8 4.7 26 17.8 学习就业指导 5 2.6 7 4.0 3 2.1 社区康复指导 2 1.1 4 2.3 6 4.1 合 计 190 100 172 100 146 100
4 加强心理和社会个案工作的协同作用 心理和社会个案工作之间的协同配合作用十分重要,心理工作可改善残疾人因身残和社会问题导致的心理异常,而社会个案工作通过解决社会问题,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有助于缓解社会问题引起的心理异常,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使残疾人心理得到最大限度的康复,为其顺利回归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和社会基础。 作者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北京 100077
参考文献
1 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3 2 薛桂荣主编.心理治疗.中国康复医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388 3 雷洁琼主编.社会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291 4 马洪路.回归—残疾人与社会的相思.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56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ATP茎乳孔注射治疗急性面神经炎 下一个医学论文: 对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康复活动的认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