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TP茎乳孔注射治疗急性面神经炎 |
|
吴望珍
急性面神经炎的常规治疗是药物加物理疗法。近来有应用茎乳孔注射药物[1]的治疗方法,为观察单种药物对急性面神经炎疗效的影响,笔者于1997年3月~1998年3月,选用ATP茎乳孔注射治疗40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效果较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80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男42例,女38例。平均年龄30.35岁。病程1~25 d,平均7 d。皆符合《神经科急症诊断治疗学》[2]急性面神经炎的诊断标准。患者在1~2 d内先后或同时出现一侧眼流泪、闭目不全,当咀嚼时患侧齿颊滞物,嗽口与饮水时患侧漏水,不能吸烟与吹口哨,笑时嘴歪明显。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一侧耳后疼痛,病前1周伴或不伴有流涕、打喷嚏等极轻的感冒史。体检患侧抬额、皱眉受限,强力闭目时呈现Bell氏现象与睫毛征,示齿时嘴向健侧歪斜,鼓腮患侧漏气,噘嘴时两侧不等高。以眼轮匝肌或口轮匝肌瘫痪程度判定轻、重症:Bell氏现象或示齿时患侧上齿暴露<2枚为重,睫毛征与上齿暴露>2枚为轻,重症39例,轻症41例。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 1.2 方法 治疗组采用江苏兴化制药厂或中国苏州第六制药厂(批号97022022,970930)生产的ATP针剂,每次10~15 ml患侧茎乳孔注射,每周注射2次;对照组采用Vit B1 100 mg+Vit B12 100 mg肌肉注射,同时配合超短波,每天1次,7~10 d 1疗程。 1.3 疗效标准 治愈:不遗留任何功能障碍与美容心理障碍;基本治愈:仅遗留极轻的嘴歪或假性嘴歪(示齿时双侧漏齿数对称、仅患侧口角变尖);有效:遗留部分功能障碍与美容后遗症;无效:治疗前后无改善。 2 结果 治疗组40例,治愈和基本治愈37例(92.5%),有效3例(7.5%);对照组40例,治愈和基本治愈28例(70.0%),有效10例(25.0%),无效2例。2组经统计学处理χ2=6.64,P<0.01,差异有显著性。 治疗组患者平均治疗7.7次;对照组平均治疗19.3次。2组治疗次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ATP茎乳孔注射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疗效确切,对神经系统无毒副作用,为临床的常用药物。本文治疗组40例痊愈率达9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ATP茎乳孔注射方法除了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外,与卢煌等采用激素茎乳孔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瘫痪[2]比较,在疗法与疗效上更具优越性与信赖性。 急性面神经炎的病因至今不明,有缺血、病毒感染、机械压迫、继发于代谢、中毒和传染病等,近来又认为属自身免疫障碍等多种学说,以上因素都可造成面神经或周围组织细胞水肿,是细胞膜上的钠泵破坏,使得K+外出,Na+内流造成的,而ATP在脑组织中80%作用于钠泵,在静止的肌肉中占50%[3],可见ATP的重要性。神经损伤后的修复,需要原料供给与能量补充,小量ATP可起巨大催化剂作用[4],从而改善机体代谢,提高细胞功能,加速受损组织的恢复,当体内吸收、分泌、肌肉收缩及进行生化合成反应等过程中,需要能量时ATP分解成二磷酸腺苷与磷酸基,同时放出大量的自由能[5],当在患侧茎乳孔注射ATP时可使就近的靶组织分布浓度高,受益快,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单位:监利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监利 433300
参考文献
1 卢煌,鲍忠诚,曾隆春.激素茎乳孔注射治疗周围面神经瘫痪15例疗效观察(摘要).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4,17(4):219 2 杨明山,方思羽,阮旭中主编.神经科急症诊断治疗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87 3 凌光鑫,周克元,陈伟珠.腐质酸对腺苷三磷酸酶活性的影响.药学通报.湛江:中国药学会编辑出版社,1984,(8):23 4 徐淑云,陈敏珠,胡显亚主编.临床药理(下).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721 5 陈新谦,金有豫主编.新编药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574
上一个医学论文: 乳癌患者根治术后的早期康复训练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心理和社会个案工作初探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