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卒中的步行训练 |
|
高 润
选择脑卒中后尚有步行能力的患者38例,男21例,女17例。病程2~7个月。步行能力Ⅰ级:在旁人的搀扶下能步行短距离20例;Ⅱ级:扶拐杖能步行12例;Ⅲ级:无任何助行器能单独步行,但步态不正常,呈偏瘫步行6例。38例患者采取训练重点为①改善步行中的平衡能力,如站位平衡训练,左右侧弯腰等。②纠正长短步训练,如站位时练习前后迈步,并随时纠正患者的长短步。③增加患肢负重能力及耐力,如让患者的患肢单独负重训练,上下楼梯练习等。④增加对下肢控制能力的训练,如卧位时足跟不离开训练床的交替屈伸,坐位屈膝等。38例患者经过2~6个月训练后采用目测法,分析患者的步幅,结果训练前患肢步幅平均36 cm,健肢24 cm,训练后患肢35 cm,健肢32 cm。步跨训练前平均58 cm,训练后65 cm,步频训练前平均56步/min,训练后60步/min。趾偏角训练前平均5~22度,训练后5~16度。其中步行级别从Ⅰ级提高为Ⅱ级8例,提高至Ⅲ级12例;从Ⅱ级提高为Ⅲ级6例;提高为Ⅳ级即患者能独立行走,步态基本正常6例,从Ⅲ级提高为Ⅳ级6例。 通过训练38例患者的患侧与健侧之间的步幅差距明显缩小。步行速度有所提高。趾偏角有了一定程度的纠正,克服了残疾造成的各种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康复科 南京 210029
上一个医学论文: 耳针疗法治疗脑卒中麻痹拇指 下一个医学论文: 催眠点穴推拿综合方法治疗偏瘫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