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椎病的观察 |
|
陈 怀 苏永勇
126例各种类型的颈椎病患者均经X线片确诊。男73例,女53例。年龄37~72岁,平均51岁。病程1~5年。神经根型61例,椎动型42例,交感神经型21例,脊髓型2例。采用肌间沟侧星状神经节阻滞法,即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对侧,充分暴露患侧颈部。选择7 cm长的腰椎穿刺针,在前中斜角肌间沟与环状软骨平行线相交处进针,向内后下方刺入,触及C6横突后,以此为标记,然后退针皮下转向以与脊柱呈30度左右之夹角刺向C7横突,触及该横突后,回抽无血、气泡或脑脊液即可将药物注射于该处。阻滞药液为0.5%布比卡因5 ml,VitB1100 mg,B12 1 mg,曲安缩松20 mg,共计9.5 ml。每隔3~4 d行1次阻滞,5次1疗程。椎动脉型及脊髓型则双侧交替进行。结果126例中,临床治愈89例: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显效26例:症状及体征均显著好转,但未完全消失;好转10例:症状及体征有一定改善;无效1例:症状体征无改变。总有效率99.21%。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两者间治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神经根型的治愈率同前二者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近年来国内有人采用颈硬膜外腔注射药物治疗颈椎病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但由于该技术要求较高而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我们尝试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效果。通过对126例的疗效分析,发现星状神经节阻滞后可使局部血管扩张,血循环加快,受压组织尤其是神经血管的炎症得以迅速吸收,其功能得以恢复;中枢作用则通过调理下丘脑以维护内环境的稳定,使机体植物神经功能、内分泌功能及免疫功能均恢复正常,从而中断了颈椎病的一系病理改变进程,促进了病损组织的修复。另外VitB类及激素的应用对病损组织的修复也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作者单位: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自贡 643000
上一个医学论文: 体外反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护理及疗效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耳针疗法治疗脑卒中麻痹拇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