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董瑞馨 马希玲 杭素芳 商晓艳 王 颖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8医院三病区,泰安 271000


  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打破了传统的护理模式,护理工作参与了疾病康复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健康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为了满足病人的需求,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我们自编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对住院病人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7年4~12月住院男病人176例(冠心病心绞痛73例、高血压病41例、心肌炎27例、心肌梗塞15例、心肌病13例、高脂血症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9例,年龄19~72岁,平均(51.22±13.60)岁;对照组87例,年龄18~72岁,平均(51.07±14.28)岁,与观察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07,P>0.05)。
1.2 观察指标与标准 为了区分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我们将其分为:浅认知(对所患疾病的病因、病情发展了解甚少,缺乏对疾病的治疗、预防、护理、保健常识);中认知(已知所患疾病,自动来医院检查,但缺乏对疾病的治疗、预防、护理、保健常识);深认知(了解所患疾病的危害性,要求住院接受治疗,希望接受正规的健康教育指导,并具有一定的治疗、预防、护理、保健常识)。根据以上判断标准,观察组的浅、中、深认知者分别为64例(71.91%)、18例(20.22%)、7例(7.87%);对照组的浅、中、深认知者分别为69例(79.31%)、12例(13.79%)、6例(6.90%)。经χ2检验,χ2值分别为0.93、0.39、0.06,P值均>0.05,两者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3 教育内容与方式 所有入院者均进入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由经过系统专业培训(大专以上学历),并有5年以上护龄的责任护士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其教育内容以我们编写的《护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为主,包括:①心血管系统各类疾病的诱发因素简介,预防、治疗及护理原则;②心脏疾病的治疗、饮食指导;③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疾病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每周二上午10:00~10:40进行教育,据认知程度和所患疾病选择不同的内容。浅、中认知者以科普知识为主,使之了解疾病的过程及危害,增加防病、自身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深认知者以了解病因、诱发因素及治疗原则为主,使之掌握较正规的防病和自我保健方法。对视力下降的老年病人和文化程度较低者播放录音宣教。病人出院前发1份疾病保健指导手册,同时详细介绍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对照组不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宣传。如果病人主动提出与疾病有关的问题,护士即提供有关健康教育资料进行指导。
2 结果
2.1 观察组接受健康教育前后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见表1。


表1 观察组健康教育前后对疾病认知程度比较


健康
教育 例数 浅认知 中认知 深认知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教育前
教育后 89
89 64
2 71.91
2.25 18
22 20.22
24.72 7
65 7.87
73.03
χ2
P   89.60
<0.01 0.29
>0.05 75.78
<0.01


  表1示观察组接受健康教育后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明显提高。
2.2 施行健康教育后两组对疾病认知程度见表2。

表2 健康教育后两组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比较


分组 例数 浅认知 中认知 深认知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观察组
对照组 89
87  2
50 2.25
57.47 22
20 24.72
22.99 65
17 73.03
19.54
χ2
P   61.83
<0.01 0.01
>0.05 48.47
<0.01


  表2示,观察组经健康教育后,浅认知人数明显减少(P<0.01),深认知人数明显增加(P<0.01)。
2.3 住院天数 对照组住院天数为(21.1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膈肌原发性血管瘤合并反复胸腔出血一例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肾细胞
    帕金森病和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肌肉硬度
    血管铸型观察bFGF对大鼠颌面部移植脂肪
    我国血管外科发展现状及趋势
    超声血管造影在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治疗
    血管内血栓的介入性局部溶栓治疗效果显
    应用自体静脉做动脉重建时血管内皮细胞
    异丙酚对心内直视手术病人颅内血浆兴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子宫颈癌组织中
    肿瘤坏死因子α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分子变异与2型糖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