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例运动球类致眼挫伤的临床分析 |
|
马 宁
为掌握各种运动球类造成眼挫伤的类型、临床特征及损伤对视力的影响,以寻求最佳治疗方案,现将我校部分学生运动时球类致眼挫伤的58例病案,总结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眼挫伤58例58眼,其中右31眼左27眼。均为男性学生。年龄18~25岁,平均21岁。49例患有近视。无其他影响视力的眼病和遗传性眼病史。近视眼者以矫正视力为准。 外伤是因球类运动时各种球类打击或相关器械碰撞眼部所致,全部为单一伤。致伤物有:足球致伤比例最大为20例(34.5%),篮球次之13例(22.4%),网球致伤11例(18.9%),羽毛球拍致伤6例(10.3%),网球拍致伤4例(6.9%),羽毛球致伤2例(3.5%),排球致伤2例(3.5%)。 眼挫伤类型有眼睑挫伤3例(5.2%),角膜擦伤7例(12.1%),前房出血23例(39.6%),挫伤性虹膜炎13例(22.4%),外伤性瞳孔散大2例(3.5%),视网膜震荡9例(15.5%),玻璃体出血1例(1.7%)。 2.治疗情况 全部给于药物保守治疗。3例眼睑挫伤者对症处理后3周内治愈;7例角膜擦伤经用0.3%氧氟沙星眼液等眼药滴眼,并包患眼,口服维生素等药物,5天内角膜上皮愈合;前房出血者均采用包扎双眼及半卧位休息,并应用止血剂、抗生素、类固醇激素、维生素等药物;23例前房出血者在7天内全部吸收,没有发生继发性出血;有3例因前房出血继发眼压升高,经用20%甘露醇、醋氮酰胺等降眼压药对症处理,眼压随前房出血的吸收而降至正常;挫伤性虹膜炎的13例均用散瞳剂、类固醇激素等药物治疗,在3~10天内治愈;1例玻璃体出血,1个月以后缓慢吸收;2例外伤性瞳孔散大,用缩瞳剂后瞳孔在2个月后恢复正常;对视网膜震荡的9例病人中的2例重度挫伤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显著。其治疗方案为卧床休息、带有色眼镜、口服维生素C和B1、复方路丁、地巴唑和地塞米松片,后期辅以中药桃红四物汤加牛膝、泽泻、车前子、茯苓、枳壳、丹皮、磁石等七味中药。三周后复查:视力恢复至4.9,眼底黄斑部视网膜水肿消失,出血吸收。 3.治疗结果 治疗前后视力比较见附表。
附表 58例眼挫伤治疗前后视力比较
视 力 3.9~4.2 4.3~4.6 4.7~4.9 5.0 治疗前眼数 4 13 32 9 (%) 6.9 22.4 55.2 15.6 治疗后眼数 10 48 (%) 17.2 82.8
讨 论 球类运动是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由于其运动方式、球的形状、大小不一样,因而引起的眼伤种类和伤病程度也都不同。在本组病例中足球使眼部受损所占的比例最大,为34.5%,篮球使眼部受损的机率稍低于足球,网球占到第三位。排球、羽毛球及球拍类伤害程度相对较轻,由此告诫人们在体育锻炼的同时,要把安全放在首位。 球类运动眼挫伤有别于利器和爆炸物等引起的眼外伤。本组病例全部是无伤口的眼挫伤。由于外力作用于眼球的直接冲击和眼球内压力的间接传递,致使眼球的相关部位组织损伤。首先是血管收缩、缺氧,随之反射性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房水屏障受损,蛋白质和多种细胞渗漏到房水中,引起组织水肿和炎症表现,严重者可破坏血-视网膜屏障而出现相应的视网膜病变,某些部位发生出血,有的可致眼压升高[1]。本组病例以前房出血为数较多,但未发生继发性出血,由前房出血引发的继发性眼压升高在对症处理后,眼压也很快得到控制。视网膜震荡的2例重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在三周内得以治愈。故本组病例没有发生严重的眼挫伤,病情恢复也较快。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校医院 310027
参 考 文 献
1 王健利.海宁市1025例眼外伤临床分析.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9,21(2):127.
上一个医学论文: 肾宝降糖液治疗 型糖尿病60例临床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