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肾宝降糖液治疗 型糖尿病60例临床观察

余建林

  自1997年起,服用肾宝降糖液治疗Ⅱ型糖尿病6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病例选择均采用1985年WHO暂行诊断标准,并经饮食控制4周,空腹血糖仍在7.8 mmol/L以上或餐后血糖仍在11.1 mmol/L以上者;随机双盲组间和自身两种对照设计,按血糖水平、性别、年龄、病程均衡地分为服用肾宝降糖口服液(治疗组)和服用安慰剂(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治疗组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6.17岁,病程7.97年,空腹血糖10.48±2.94 mmol/L;对照组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9.47岁,病程8.03年,空腹血糖9.50±1.42 mmol/L。两组治疗前性别比例、年龄、病程、血糖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二、治疗方法:治疗前对每一位患者按性别、年龄、不同劳动强度、理想体重,并参照原来生活习惯,制定相应的饮食,治疗期间坚持饮食控制;每日服用肾宝降糖液或安慰剂2次,每次30 ml,10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肾宝降糖口服液和安慰剂口服液均由杭州××药业有限公司提供,两者外观、口味基本相同。
  三、疗效判定:据国家内分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88年)用血糖变化作为主要判断指标。显效:基本症状消失,空腹血糖≤7.2 mmol/L(130 mg/dl);或血糖较前下降≥30%。有效:基本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8.3 mmol/L(150 mg/dl);或血糖较前下降≥10%。无效:基本症状无明显改善,血糖下降未达到上述标准。
  四、治疗结果:
  1.临床疗效:全部病例经治疗30天后,两组临床主要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0%),明显高于对照组(16.67%),经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著(P<0.01),说明肾宝降糖液对糖尿病有治疗作用(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组 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合计 总有效率%
对照组 0
5
25
30
16.67
治疗组 14 10 6 30 80.00
合 计 14 15 31 60

  注:P<0.01
  2.血糖: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治疗组空腹血糖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餐后2小时血糖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自身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治疗组空腹血糖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肾宝降糖液有降血糖作用(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血糖的变化(mmol/L,±s)


组 别 例数
(n) 治疗前 治疗后 前后差值
空腹 餐后2小时 空腹 餐后2小时 空腹 餐后2小时
对照组 30 9.5±1.42
12.66±1.87
10.25±2.27
13.61±2.15
0.69±2.54
0.95±2.86

治疗组 30 10.42±2.94 13.26±3.7 8.05±2.97 12.27±3.86 2.40±2.05 1.54±2.96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治疗组自身前后比较P<0.01
讨  论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中医认为“消渴”均属肺、胃、肾三脏阴虚,虚热内盛,其中又以肾阴虚为主,故肾宝降糖液以补肾阴为主,方中以生地、淮山药、萸肉滋养肾阴,天花粉、石斛养阴清热,诸药合用,使阴液得充,虚热得清,“消渴”诸症痊愈。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口服优降糖致顽固性低血糖昏迷1例
    药物性糖尿病及降糖药物引起不良反应5
    复胰降糖散治疗 型糖尿病
    复方降糖宁颗粒剂中玉米须薄层层析鉴别
    降糖治疗与糖尿病者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
    药物性糖尿病及降糖药物引起不良反应5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