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灸中药合用治疗过敏性鼻炎37例临床观察 |
|
童燕玉 沈国良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鼻粘膜变应性病变,近年来其发病趋势渐高。我们在临床探讨性地运用针药内外兼治,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门诊病例,参照《实用内科学》过敏性鼻炎(第九版),典型临床表现有鼻痒、阵发性喷嚏连续发作、清水样鼻涕、间歇性或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或消失。经鼻窥镜检查:鼻粘膜苍白水肿,分泌物甚多,大都呈水样。其中男13例,女24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31.7岁。病程最短8天,最长13年。 2.治疗方法: (1)针刺方法 主穴:鼻5穴 (双侧迎香、双侧上迎香、印堂)。配穴:根据中医辨证,喷嚏频频,晨间或夜间加重者属阳虚,配上星、通天穴;鼻流清涕甚多或有低热者属阴虚,配太溪、太冲;鼻痒、鼻塞严重者,配合谷穴。方法:用30号1寸不锈钢消毒毫针,头部、鼻部穴位平刺进针,肢体穴直刺进针,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天1次,2周为1疗程。 (2)中药内服、外熏 基本方:生芪、防风、白术、蝉衣、辛夷、白芷、苍耳子、升麻、赤芍、广地龙。阳虚者加桂枝、干姜。偏阴虚者加知母、黄柏、太子参。每日1剂。同时趁药汁湿热时,置杯中,以热气熏鼻,并令患者尽量以鼻吸取药气。每天2次,每次10分钟。亦以2周为1疗程。 (3)观察方法:主要观察鼻痒、喷嚏、鼻塞、流涕四大症状的改变,并结合五官科鼻部常规检查结果。所有病例均以治疗前后自身对照为法。 痊愈:症状消失,经五官科鼻粘膜检查正常,1年内未复发者。显效:近期四大症状基本消失,但1年内有复发者。好转:四大症状减轻。无效:四大症状无改变。 (4)治疗结果:本组37例中,痊愈7例(18.92%),显效13例(35.14%),好转16例(43.24%),无效1例(2.73%),总有效率为97.27%。
讨 论 过敏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近年来由于环境因素,发病呈逐渐上升趋势,因而,也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肺主气,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故肺与鼻关系密切。肺气虚、则卫外不固,而致外邪易入。因此,肺卫不固是本病的主要内因,外邪侵袭是本病的致病因素。鼻部是阳明经的分布区域,又阳明经与手太阴肺经互为表里,故取鼻旁5穴,既可通过穴位的直接作用,祛邪外出,以开通鼻窍,又可以通过经络作用于肺脏,佐肺恢复主鼻窍与卫外的功能。且辨证加减督脉之穴,以顾护阳气,增强机体祛邪能力。并用内服益气固表、芳香通窍、活血通络之中药,纠正机体的阴阳之偏。活血通络药能改善鼻粘膜局部的微循环,以利于水肿的吸收、鼻粘膜营养的改善。同时,取药气熏鼻,可使药到病减,以期通过鼻粘膜丰富的血管网来吸收药物,使局部作用与整体调节同时进行,故收到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单位:浙江省萧山市创伤急救中心 311200
上一个医学论文: 神经节细胞瘤摘除术的麻醉处理 附2例报告 下一个医学论文: 老年结肠癌急性梗阻49例诊治体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