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发性创伤的急诊处理原则 |
|
黄良夫
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空间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严重、多部位、多脏腑创伤发生率亦日趋增高,因创伤导致死亡人数,国内外统计,仅次于心血管病和癌症,美国每年死于创伤的人数超过12万;英国每年有各类创伤病人近400万,占人口总数据8~10%,其中死亡人数在14000人;据94年我国仅因车祸导致创伤统计人数达400万左右,死亡者占15万人。自从第一辆汽车闻世至今,已有112年历史,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统计,累计因车祸创伤死亡人数已逾4000万,因此,创伤病人的急诊处理,已成为创伤外科非常重要、突出的问题。 一、创伤病人分级:根据Kirkpatriok、Ogawa等氏经验,根据伤情按部位和创伤程度,用数字标出,叫做创伤指数。如表所示:
记 分 1 3 5 6 部 位 四 肢 背 部 胸 部 头颈、腹部 创伤类型 撕裂伤 挫 伤 穿刺伤 钝性打击伤 心血管情况 外出血 BP:100/60 mmHg BP:<60 mmHg BP:0/0 mmHg 脉 搏 P:100~140/分 P:>140/分 P:<55/分 呼吸状况 胸 痛 呼吸困难 青 紫 窒 息 神 志 思 睡 眩 晕 半昏迷 昏 迷
伤病员的伤情指数记录,有利于创伤病员自出事地点,送至有条件处置复杂创伤病人的医疗单位,专科处置医师有一较迅即对伤情的了解,便于对事故大,灾情重,创伤病人多的情况下,作出合理的处置方案,提供依据。1.轻伤:指数在2~9,不须住院,在急诊室观念处理。2.重伤:指数在10~15,应住院治疗处理,一般无生命危险。3.严重伤:指数在17~20,必须住院,立即处理,死亡率高。4.危重伤:指数在21以上,立即救治,死亡率极高。指数在17以上者,大多存在多发性创伤。伤情指数测记,亦有利于基层医务人员在输送途中,就可按伤情轻重,分送至不同医疗单位,以保证重危伤员得到优先处理。 二、伤员到达急救中心或急诊室后的处理:1.清理呼吸道;2.止血;3.闭合胸部开放伤;4.数分钟内做到脱去外衣;5.将伤员移至治疗台上(要按颈椎骨折搬运);6.建立静脉输液通道;7.取血作血型交叉试验、配血;8.要在10分钟内对伤员进行重点检查,明确创伤部位;9.了解抢救治疗过程;10.决定下一步抢救顺序;11.组织有关专科医师会诊;12.三十分钟内做好复苏、抗休克及有关专科手术前的一切准备,明确伤情处理顺序。 三、多发性创伤的检查和诊断: 多发性创伤的损伤部位多,开放伤和闭合伤并存,明显伤和隐蔽伤并存,不同系统伤的症状和体征互相影响,有多发性创伤伤员往往不能自诉伤情,因此误诊率较高,根据Chan氏对327例多发伤的统计,急诊时漏诊率达12%,原因除上述因素外,尚有以下关系:(1)未能按常规进行临床检查。(2)未正确进行X-Ray,CT及MRI检查。(3)收错病房,且未做系统检查。 1.一般检查:神志、面色、呼吸、外出血部位、出血量、伤肢姿势、伤处污染程度。2.紧急情况下重点检查: (1)颈椎骨折、脱位,颅脑伤、颔面部伤时易同时发生。 (2)膈疝、腹腔脏腑伤,高速腹部撞击伤时易发生。 (3)腹膜后血肿出现的腹膜刺激症状易误诊为腹腔脏腑损伤。 (4)股骨近端骨折可能伴髋关节脱位。 (5)肋骨骨折易合并发生气胸,血气胸。 (6)瞳孔不等大,意味着颅内血肿等压迫征象。 (7)输液后仍无尿(导尿),应考虑膀胱破裂。 (8)骨盆后壁骨折,脱位应视为后腹膜大量出血。 应进行针对性局部穿刺、X-Ray透视、摄片、CT、MRI、B超、血化检查等手段给予确诊,对于一时不能明确诊断者,应予严密观察。 2.急诊医师应记住“CRASHPLAN”,以便尽可能达到不漏诊。 C=心脏 R=呼吸 A=腹部 S=脊柱、脊髓 H=颅脑 P=骨盆 L=四肢 A=血管 N=神经 3.伤情稳定后的系统检查:急诊阶段经早期检查,可防止严重创伤的漏诊,因此在伤情经初步处理病情稳定后,或在伤后数天内,应再进行一次详细的全面检查,以纠正可能潜在的漏诊和诊疗上存在的问题。 四、创伤性休克的早期处理: 创伤性休克是机体遭受外界强大暴力,重要脏器损伤伴大出血基础上,附加疼痛、疲劳、寒冷或高温、精[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侵及浆膜胃癌术后大剂量5 下一个医学论文: 腹部切口裂开48例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