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放综合治疗106例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分析 |
|
张金林 朱培森
我院自1991年1月~1996年12月因各种原因不能手术的106例晚期食管癌,采用化放综合治疗,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106例晚期食管癌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其中男64例,女42例,男女之比为1.5∶1。年龄41岁~83岁,中位年龄58.9岁。病理类型:鳞癌95例,腺癌11例。病变部位;颈段8例,上胸段41例,中胸段47例,下胸段10例。病变长度:<5 cm44例,≥5 cm 62例。TNM分期:Ⅲ期47例,Ⅳ期59例。单侧或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41例。卡诺夫斯行为状态(KPS)60~90分。无明显恶液质及远处脏器转移,肝、肾功能都无明显异常,均为初治病人。 2.治疗方法:(1)化疗:顺铂30 mg/m2,静脉滴注;5-氟脲嘧啶500 mg/m2,静脉滴注;以上二药均第1~5天。平阳霉素8 mg,静脉注射,第1、3、5天。每天化疗前均静注胃复安20 mg,地塞米松10 mg,每3周为一周期,其中完成2个周期54例,3个周期35例,4个周期17例。化疗结束后2~4周开始放疗。(2)放疗:采用60Co体外照射。每周5次,每次1.8~2 Gy。照射野在病灶上下端各放长3 cm,前野宽6 cm,后野宽5 cm。前后两野垂直照射DT40 Gy后,缩野成角避脊髓,或用1前野和后背2野交叉照射,3野常规轮照。原发灶总剂量DT65~70 Gy/7~8周。锁骨上淋巴结双侧阳性,照双锁骨上DT55~65 Gy/6~7周;单侧阳性患侧55~65 Gy/6~7周,健侧45~55 Gy/5~6周。双锁骨上淋巴结阴性,未行预防性照射。 3.评价标准:放疗结束后均作食管吞钡X线摄片观察原发灶消退情况,按WHO评价标准。近期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NC)和进展(PD);毒性反应分为0~Ⅳ级。
结 果 1.近期疗效:CR29例,占27.4%,PR56例,占52.8%,NC 11例,占10.4%,PD10例,占9.4%。总有效率(CR+PR)为80.2%。 2.远期疗效:5年随访率89.6%,失访11例按死亡计。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2.3%(66/106)、26.4%(28/106)和16.0%(17/106)。食管癌的病变长度、病变部位、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与生存率关系,见附表。
附表 病变长度、病变部位、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与生存率关系
总例数 1年 3年 5年 例 数 % 例 数 % 例 数 % 病变长度 <5 cm 44 30 68.2 13 29.5 9 20.5 ≥5 cm 62 36 58.1 15 24.2 8 12.9 P值 >0.05 >0.05 >0.05 病变部位 颈、上胸段 49 33 67.3 19 38.8 13 26.5 中、下胸段 57 33 57.9 9 15.8 4 7.0 P值 >0.05 <0.01 <0.05 锁骨上淋巴 结转移 有 41 24 58.5 7 17.1 2 4.9 无 65 42 58.5 21 32.3 15 23.1 P值 >0.05 <0.05 <0.05
3.毒性反应:全组无Ⅳ级毒性反应,大多数为Ⅰ~Ⅱ级。骨髓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尤以第3~4周期化疗为甚,发生率达100%。其毒性高峰每次化疗用药后第1~2周,3周内可恢复正常。消化道毒性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一般发生在用药后2~8小时,均在停药后恢复。肝、肾毒性表现为一过性的谷丙转氨酶、尿素氮及肌酐升高。全组无肺纤维化发生,也无明显心电图改变。上述毒性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基本消失,不影响按期化疗。
讨 论 迄今为止,食管癌的治疗仍以手术、放疗为主[1]。但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单纯放疗不能提高肿瘤控制率及减少远处转移率,生存率低。临床研究表明药物与放疗合并的综合治疗能提高有效率,延长生存期,毒副作用不增加[2,3]。顺铂用于食管癌的联合化疗,近期有效率50%,最高达80%[4]。顺铂抗瘤谱广,对乏氧细胞也有作用,配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二者有协同增敏作用[5]。5-氟脲嘧啶、平阳霉素对食管癌也有较好的疗效。 本组观察[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激光加中药治疗中重度尖锐湿疣22例 下一个医学论文: 慢性葡萄膜炎性白内障囊外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临床观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