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扰素雾吸对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作用 |
|
徐卫平
干扰素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病毒感染等作用,对治疗病毒感染有较好疗效。我科于1993年5月至1997年5月,分别应用干扰素超声雾化吸入(简称雾吸)及肌注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102例,并对两者的治疗结果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对象与方法 102例经临床确诊的喘息性支气管炎[1],其中男性57例,女性45例;年龄2月~5岁,平均1.7±1.5岁。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雾吸治疗组54例,肌注对照组48例。 治疗组常规应用干扰素5万单位,加生理盐水20毫升作超声雾化吸入,雾化量约0.5~1毫升/分钟,每次吸入15~20分钟,每天2次。病情明显好转后改为每天1次。对照组应用干扰素10万单位肌注,每日1次;并加用抗生素、平喘药或立其丁静滴治疗。两组均以7天为一疗程。 疗效根据治疗结束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的程度进行判断。综合疗效判断分为:(1)显效:二项症状、体症达显效,一项达好转或以上标准者;(2)好转:一项症状、体征达显效,一项达好转或以上,或二项达好转标准者;(3)无效:未达上述标准者。起效时间以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达好转或以上程度的时间计数。并对副作用情况进行了观察。 2.结果 治疗组经干扰素吸入后,症状、体征改善较快,平均起效时间为1.5±0.8天;对照组平均起效时间为1.9±1.1天。两组起效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t=2.116,P<0.05)。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疗效见附表1。治疗组给药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表1 干扰素雾吸治疗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
治疗组(54例) 对照组(54例) 显效 % 好转 % 无效 % 总有效 % 显效 % 好转 % 无效 % 总有效 % 咳嗽(痰) 23 42.6 28 51.9 3 5.6 51 94.4△ 16 33.3 20 41.7 12 25.0 36 75.0△ 气 喘 30 55.6 22 40.7 2 3.7 52 96.3△ 18 37.5 20 41.7 10 20.8 38 79.2△ 肺部罗音 30 55.6 22 40.7 2 3.7 52 96.3△ 21 43.6 16 33.3 11 22.9 37 77.1△ 综合疗效 30 55.6 21 38.9 3 5.6 51 94.4* 20 41.7 18 37.5 10 20.8 38 79.2* 注:χ2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余P>0.05 讨 论 引起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多为病毒感染,其中合胞病毒、腺病毒最为常见。干扰素为广谱抗病毒制剂,可阻断病毒的蛋白核酸合成和复制病毒所需酶的合成,使病毒复制受到抑制;同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以及T细胞、B细胞免疫功能。临床上干扰素常采用肌注的方法,治疗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本组应用干扰素雾吸的方法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显示有明显缓解症状的作用。干扰素雾化给药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作用机理不详。推测应用雾化给药时,其呼吸道的局部药物浓度较高,有利于抑制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对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感染及损害,使呼吸道的病理变化减轻,并促进局部损伤组织的修复,从而使临床症状改善。 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的机理尚有待于进一步阐明,但本法使用方便,能有效控制患儿症状,且无副作用。因此,可作为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方法之一。
作者单位:浙江省天台县人民医院儿科 317200
参 考 文 献
1 林 峰主编.儿科疾病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74~75.
上一个医学论文: 健康教育处方对甲亢治疗效果的影响 下一个医学论文: 开胸顺气胶囊治疗食积气滞证30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