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风患者上肢本体感觉强化训练的意义 |
|
lusmn;10.7岁;病程11~63天,平均37.9±9.0天。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基本相同。 1.2 治疗方法 运用促通技术遵循神经生理及神经发育原理对两组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按一对一方式进行,每次1h,每周5次,共治疗、观察8周。治疗组患者还接受上肢各关节本体感觉强化训练,每次30min,每天1次。 1.2.1 活动肩胛带:患者坐位,上肢放在体侧,主动耸肩,治疗者站在患肢后侧,一手放在腋下,在耸肩时给予适当帮助,当该动作能顺利完成时,治疗师将手放在患侧肩上,拍打或给予阻力情况下令患者耸肩。 1.2.2 挤压肩关节:仰卧位,双下肢屈曲放置,治疗师站在患侧,一手握住患手,手掌相触、腕背伸,另一手放在患肢肘部保持伸肘,将肱骨头推入关节窝进行挤压,挤压的同时帮助患肢做充分的前屈、外展运动,患者要特别注意体会此过程中的感觉,逐渐学会抵抗治疗师给予的阻力,当治疗师一推一松时,患者则一松一推反向用力。 1.2.3 挤压肘关节:主要在肘关节伸展过程中进行,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手法同上,先被动屈曲前臂,然后边挤压肘关节、边帮助伸肘,患者同样要体会该过程中的感觉,反向用力。当肘关节出现部分伸展动作时,坐位下患肢于体侧支撑于床上,健侧上肢抬起,头向健侧屈,患侧肘关节做一屈一伸动作,此时靠躯干的重量增加对肩、肘关节的挤压。 1.2.4 腕、指关节挤压:方法同上,在被动或主动伸展过程中进行。 1.3 评定与统计学处理 评定工作由同一医师在康复治疗前后完成。对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积分法和SHEF(simple hand evaluation facilities)方法。在Fugl-Meyer方法中,着重评定上肢运动部分,包括上臂、腕手和上肢综合功能,总计最高分为66分;SHEF方法是由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按日本神户大学医疗技术短期大学作业疗法科金子翼开发的评价方法仿制的,共有10个检查项目,针对上肢综合功能,特别是运动速度、准确性进行客观检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法。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治疗前后上肢合并症的发生与治疗效果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见表1、2。治疗前,两组临床资料均衡,可比性强。治疗后,组内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上肢综合性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显著提高(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较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腕、手功能提高(P<0.05),上臂功能、上肢综合功能、SHEF与Barthel指数提高(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合并症的发生较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评定结果比较()
项 目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对照组 治疗组 对照组 上臂 2.25±1.77 2.14±1.58 11.16±4.57③ 4.34±3.10 腕、手 3.53±1.81 3.42±1.75 10.66±5.14② 7.01±3.80 上肢综合功能 6.11±2.89 5.97±1.44 23.43±3.01①③ 11.13±2.87① SHEF 31.59±10.81 32.41±9.97 51.25±22.05①③ 40.77±20.13①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血清白蛋白水平对急性期脑血管意外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一个医学论文: 血浆内皮素测定和急性脑血管病康复分期关系的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