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不同临床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排空研究

11 8.36±2.16

运动障碍型 10 3.10±3.94*
溃疡型   11 7.45±3.47△
反流型   14 6.93±4.16△
F 值   4.36
P 值   <0.05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P<0.05,△与运动障碍型比P<0.05
  表2显示,运动障碍型餐后6小时胃外钡条数较正常对照组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溃疡型、反流型餐后6小时胃外钡条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运动障碍型餐后6小时胃外钡条数较溃疡型、反流型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溃疡型与反流型餐后6小时胃外钡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 论

  目前临床测定胃排空功能的方法较多,常用的有放射核素扫描法、MRI、腹部超声、胃电图、阻抗技术、插管法等,但由于上述检查方法不是因为费用昂贵,设备要求高,就是因为非生理性、重复性差或不易在基层医院常规开展等因素,限制了这些胃排空功能测定方法在国内的广泛开展,而本研究利用放射技术,食用标准餐加固体小钡条进行观察胃的排空功能,其设备要求简单,费用不高,同时也避免了患者多次曝光对健康不利的缺点,值得向基层医院推广。
  FD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大多数研究认为上胃肠运动障碍是引起FD患者上腹胀、疼痛、不适等症状的主要原因,而胃酸及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精神因素等在FD发病中的作用均未被完全肯定,本研究表明FD患者的胃排空较正常人明显延迟(P<0.05),而各型FD中运动障碍型患者的胃排空延迟程度较为严重,说明运动障碍型患者与胃排空延迟有明显相关性,但溃疡型、反流型患者的胃排空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且本研究中也确有患者上腹胀、早饱、恶心、呕吐等运动障碍样型症状很明显,但其餐后6小时胃内钡条全部排空,这与国内蓝宇等报道[2]相似,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不是所有FD患者对促动力药物治疗都有显效,同时也表明FD的发病因素并非单一的胃运动障碍,溃疡型、反流型FD可能存在与运动障碍样型不同的发病机制,胃运动障碍不是溃疡型、反流型FD症状的主要原因,国内柯美云等报道[3]FD患者无高胃酸分泌的迹象,国外亦报道[4]对溃疡样型FD患者及正常人胃内灌酸后发现53.8%的FD患者出现上腹痛,认为溃疡样型FD患者存在对胃酸的高敏感性。因此,我们认为部分FD患者存在胃运动障碍,但胃运动障碍不是FD单一的发病因素。■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胰腺癌组织微卫星DNA不稳定与肿瘤临床
    带磁头双J导管的临床应用
    低氧对大鼠不同节段肺动脉一氧化氮合酶
    不同关节病理程度的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肌
    功能独立测量的临床运用分析
    伤科外敷方制备及临床应用
    妇炎消灌肠液制备及临床应用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多普勒波形的临床分
    Colles骨折合并桡腕关节背侧半脱位临床
    用全自动电动麻醉机进行低流量麻醉的临
    面向新世纪临床医师培养的思考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全国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全长基因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