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南京和其周边地区哮喘患者过敏原的比较分析

张德平 母国华 陆付年 肖永龙

  哮喘是一种变态反应性慢性气道炎症,哮喘的发生与反复发作往往与接触过敏原有关,但是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诱发哮喘发作的过敏原差异也较大。为此,我们通过对我院近10年来哮喘患者过敏原皮试结果的分析,探讨南京地区哮喘患者的过敏因素,为哮喘的防治提供指导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所有患者均为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按地域不同分为两组。南京组:为南京市城区和郊区常住的哮喘患者,共123例,其中男62例,女61例,年龄14~62岁,平均(31.5±10.1)岁。外地组:为南京市以外周边地区的哮喘患者,包括除南京市以外的江苏及安徽两省的哮喘患者共82例,其中男38例,女44例,年龄12~55岁,平均(31.9±10.3)岁。为了排除地域的交叉影响,南京市所属的郊县以及苏、皖两省以外的哮喘患者均不列入本统计范围。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作过敏原皮内试验,受试者检查前48小时内停用口服抗过敏药及皮质激素,但受体激动剂及茶碱类则不予限制。过敏原皮试液购自常州气管炎研究所,选择的过敏原为粉尘螨、屋尘、蟑螂、真菌、苋科、豚草、蒿属花粉、夏秋花粉等8种,对照剂为生理盐水。先用酒精在患者前臂外侧消毒,然后用结核菌素试验用的1ml注射器和4号注射针头吸入不同种类的1∶100倍稀释液的过敏原0.02ml,依次注入皮内形成小皮丘,相近皮丘间距为2.5~3.0cm,15~20分钟观察局部反应,并注意有无胸闷、气急、出冷汗、皮肤瘙痒及皮疹等情况。
1.3 结果判断 无丘疹与红晕或丘疹与红晕直径<0.5cm为(-);丘疹与红晕直径在0.6~1.0cm之间为(+);丘疹与红晕直径在1.1~1.5cm之间为();丘疹与红晕直径>1.5cm,无伪足为();丘疹与红晕直径>1.5cm,伴有伪足或出现全身反应为()。

2 结 果

2.1 哮喘患者过敏原皮试反应阳性的种数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过敏原皮试阳性的种类


皮试阳性种数 南京组
过敏例数(%) 外地组
过敏例数(%)
1 26(21.1)
16(19.5)

2 22(17.9) 19(23.2)
3 20(16.3) 13(15.8)
4 17(13.8) 15(18.3)
5 12(9.8) 8(9.8)
6 14(11.4) 8(9.8)
7 9(7.3) 1(1.2)
8 3(2.4) 2(2.4)
合计 123(100.0) 82(100.0)

  从表1可见,两组患者过敏原皮试阳性反应者均以1~4种多见,而对7~8种过敏者则较少见。
2.2 哮喘患者对不同过敏原皮试反应情况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不同过敏原皮试阳性的例数


过敏原 南京组 外地组 χ2值 P值
阳性例数 百分数
(%) 阳性例数 百分数
(%)
粉尘螨 100
81.3 54 65.5 6.282 <0.05
苋科 70 56.9 45 54.9 0.083 >0.05
蟑螂 65 52.8 41 50.0 0.160 >0.05
屋尘 58 47.2 30 36.6 2.400 >0.05
夏秋花粉 44 35.8 27 32.9 0.176 >0.05
豚草 40 32.5 25 30.5 0.094 >0.05
真菌 38 30.9 41 50.0 7.582 <0.01
蒿属花粉 33 26.8 24 29.3 0.265 >0.05

  从表2可见,南京地区哮喘患者对过敏原皮试反应的阳性率依次为粉尘螨、苋科、蟑螂、屋尘、夏秋花粉、豚草、真菌及蒿属花粉,而外地患者除真菌阳性率由第7位升至第4位外,其余的过敏原皮试阳性反应率的次序与南京地区者基本相似。南京地区哮喘患者粉尘螨皮试阳性率高于外地组(P<0.05),但外地患者真菌皮试阳性率高于南京组(P<0.01)。
3 讨 论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复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
    心肌梗塞再灌注中血浆白细胞介素6的动
    南京地区组织胞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