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Gilbert综合征1例

金翠香

  患者,男,30岁,教师,因“失眠、乏力半年”于1996年9月6日来本院就诊。1995年在单位体检中检出HBsAg阳性,HBcAb阳性,肝功能正常,平时无烟酒嗜好,家族中无肝炎患者。查体:巩膜轻度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全腹无明显压痛,肝脾未触及,肝肾区无叩痛;腹水征阴性。辅助检查:血HBsAg阳性,HBcAb阳性。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101U/L、门冬氨酸转氨酶(AST)58U/L,总胆红素(TBIL)26μmol/L(正常值5~21μmol/L)、结合胆红素(DBIL)3.5μmol/L(正常值0~6μmol/L)、非结合胆红素(IBIL)22.5μmol/L(正常值2~12μmol/L),白蛋白/球蛋白(A/G)、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在正常范围。B超示:肝胆脾未见重要异常。诊断为乙型肝炎。给予维生素、肌苷、复方益肝灵等药物治疗,并注意休息及饮食。1个月后复查肝功能,ALT、AST降至正常,TBIL、IBIL分别为27.4μmol/L、23.3μmol/L,轻度增高。随访近2年,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定期复查肝功能,ALT、AST均正常,TBIL、IBIL一直轻度异常,TBIL波动于20.5~40.5μmol/L之间,IBIL波动于17~35.1μmol/L之间,DBIL正常。1998年5月,患者因劳累及饮酒,病情复发,ALT 163U/L、AST 72U/L,A/G 1.71,TBIL 24.6μmol/L,IBIL 20.6μmol/L,DBIL、ALP、GGT正常。给予口服施尔康、复合氨基酸、复方益肝灵,肌注肝炎灵治疗,2个月后ALT、AST降至正常,TBIL、IBIL仍轻度异常。患者于1998年12月就诊于山东省立医院,查血红蛋白159g/L,白细胞8.0×109/L,网织红细胞(RC)1.2%,尿胆红素及尿胆原均阴性;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酸溶血试验阴性,B超示慢性肝病,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未见异常。根据所查结果,排除溶血性黄疸后,怀疑Gilbert综合征。给予苯巴比妥60mg,每日3次,3天后血TBIL 18.2μmol/L,IBIL 14μmol/L,较服药前明显降低。停苯巴比妥禁食24小时后复查,TBIL升至34.8μmol/L,IBIL升至30.6μmol/L。其父母检查TBIL、IBIL在正常范围,其两姐一弟TBIL、IBIL均轻度异常。该患者最后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合并Gilbert综合征确诊。
  讨论 Gilbert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慢性轻度高非结合型胆红素血症,临床上较少见,而乙型肝炎合并Gilbert综合征更为少见。本例患者HBsAg阳性,HBcAb阳性,且肝功能异常,B超提示慢性肝病,乙型肝炎的诊断成立。但在治疗过程中当症状和ALT、AST逐渐好转时,血TBIL和IBIL持续轻度异常;在肝炎复发,ALT、AST上升时,黄疸亦不加重,且DBIL一直正常,与肝细胞性黄疸特点不符,因为后者血中非结合和结合胆红素同时升高,尿胆红素阳性,胆红素应随病情好转而趋于正常,故应排除黄疸由肝炎所致。患者在肝炎发病及病情稳定后数年,黄疸持续不退,曾被多次诊断为肝炎未治愈,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而Gilbert综合征预后良好,对正常生活和工作无影响,无需治疗。本文同时提醒临床医生,当患者疾病特点与辅助检查不完全相符时,宜广开思路,细究其因,尽可能减少误诊和漏诊。■

作者单位:金翠香(250061,山东工业大学医院)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慢性下腰痛患者腰屈伸肌的等速肌力评价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全长基因
    利巴韦林累积剂量对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
    干扰素α与阿德福韦酯不同联合方法治疗
    CD150在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无应答者体外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不同模式重
    妊娠中晚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妇女胎
    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
    胃苏冲剂加味治疗慢性肠炎20例
    广西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基因的
    肝炎灵片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氯沙坦干预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 慢性期
    海南省汉族和黎族中乙型肝炎病毒前核心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