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霉素致过敏性淋巴结病1例 |
|
赵勇军 高云凤 王凤玲
患者,男性,66岁。主因咳嗽、发热20余天,皮疹6天,淋巴结肿大3天住院。患者20天前出现咳嗽,咳黄色粘痰伴发热(体温最高达38℃),在当地医院给予青霉素800万U静滴,每日1次,咳嗽、咳痰好转,但体温一直波动于37.5℃左右,于6天前出现全身散在斑丘疹并感觉瘙痒,未予注意,继续应用青霉素,3天前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伴高热(体温达39℃)而来我院。查体:T 39℃,P 95次/min,BP 112/67.5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全身散在红色斑丘疹,部分已结痂。耳前、颈部、腋窝、腹股沟均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蚕豆大小,质软、无触痛,移动度好。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心率95次/min,律整,未闻及杂音。腹部未见异常,下肢无水肿。血常规:WBC 14.7×109/L,N 0.93,L 0.06,EC 0.11×109/L。尿、大便常规及血液生化检查均正常。胸腹部CT示:纵隔、双肺门、腹腔内、腹膜后淋巴结均肿大,肺、肝未见异常。骨髓像: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感染骨髓像。为明确诊断而行淋巴结活检,结果为药物过敏性淋巴结病。诊断明确后,立即给予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甲基强的松龙1.0g静滴,每日1次,3天后体温下降,激素减量应用,皮疹逐渐消失,淋巴结肿大逐渐消退,住院20余天,痊愈出院。 讨论 药物过敏反应是药物进入机体后引起的器官和组织的变态反应,常与特异体质有关。其发生多有一定潜伏期,一般为4~20天,多为10~14天。以各种类型的皮疹多见,也可引起多脏器损害,如药物性肝炎、间质性肾炎等。此患者应用青霉素后14天出现全身散在皮疹,7天出现全身深浅淋巴结肿大。经淋巴结活检病理证实为过敏性淋巴结病,因此诊断明确。青霉素为临床最常用抗生素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敏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其主要不良反应为速发型过敏反应,而引起过敏性淋巴结病极为罕见。■
作者单位:赵勇军(051230,河北省赞皇县医院) 高云凤(河北省人民医院) 王凤玲(河北省人民医院)
上一个医学论文: 安痛定注射液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 下一个医学论文: 支气管哮喘并发纵隔气肿3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