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镜诊断钩虫病致极重度贫血1例 |
|
陈连辉
患者,男性,71岁,农民。贫血乏力伴间歇黑便4个月,第3次住院。3个月前分别因贫血乏力、间歇黑便、腹泻,先后2次入住某院,检查胃镜1次,示糜烂性胃窦炎,并诊断为糜烂性胃窦炎伴出血,经输血等保守治疗好转出院。近2个月来,贫血乏力又渐加重,伴心悸、气短、面部及下肢水肿,无明显黑便,无发热,胃纳佳。重度贫血貌,血红蛋白27g/L,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大便潜血阳性,总蛋白39.5g/L,清蛋白25.1g/L。本院胃镜:食管胃粘膜苍白光滑,未见糜烂出血、溃疡和新生物,贲门幽门未见明显异常;十二指肠球部前壁见一出血点,旁见二条线形肉红色物,似有蠕动,活检钳夹取,大小各为9mm×0.4mm、7mm×0.4mm,体外见蠕动,死后为灰白色;十二指肠降部亦见数条线形蠕虫,见出血点。寄生虫鉴定为美洲钩虫成虫,长为雌虫,短为雄虫。诊断为钩虫病致慢性失血性贫血。经输血驱虫等治疗痊愈出院。 讨论 本例一再误诊,是对慢性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认识不够全面,忽视大便常规钩虫卵检查。钩虫病以前为常见病,现为少见病,年轻医生经验不足,对于农村来的消化道出血、贫血患者,应强调大便常规钩虫卵检查。钩虫成虫多寄生于小肠上段(包括十二指肠),胃镜常规观察十二指肠球降部,亦有助于钩虫病的诊断。■
作者单位:陈连辉(325608,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人民医院)
上一个医学论文: 表现为脊前动脉供血不足的减压病1例 下一个医学论文: 安痛定注射液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