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分析 |
|
8 10.8 36.9 40 9.2 1.5 3.1 3.1 SK 46 4.3 8.7 26.1 32.6 2.1 2.1 2.1 4.1 r-SK 40 12.5 12.5 27.5 32.5 2.5 2.5 2.5 5.0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压发生率SK、r-SK组高于UK组,过敏反应经抗过敏治疗后消失,一过性低血压经扩容等治疗后回升至正常。 5周病死率UK、SK、r-SK组分别为10.7%(7/65)、8.7%(4/46)、10.0%(4/40)。其中UK组死亡7例中死于心源性休克2例、心脏骤停1例、心脏破裂1例、室颤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SK组死亡4例中死于心源性休克3例,心脏破裂1例。r-SK组死亡4例中死于心源性休克2例、心脏破裂1例、脑出血1例。 住院期(5周)并发症,除上述抢救无效死亡外,尚有UK组5例、SK组1例、r-SK组3例心源性休克抢救成功。其它如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传导阻滞等,均经积极治疗得到控制好转。 3 讨论 本文对UK、SK、r-SK静脉溶栓资料作回顾性分析,血管再通率UK 100~150万U/30min为56.9%,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相近〔1,2〕;SK 150万U/60min为67.4%,与国内外文献报道一致〔3,4〕;r-SK 150万U/60min为62.5%,低于国内文献报道的关于国产r-SK 150万U/60min静脉溶栓血管再通率77.1%〔5〕。三者血管再通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SK是C类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蛋白质,大多数患者以往曾患链球菌感染,因此,患者血循环中,多有相应的抗SK抗体,输入时可出现变态反应,本资料SK组、r-SK组产生低血压、过敏反应明显高于UK组,可能与此有关,三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无严重的反应而需停药者。三组出血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未见需要输血的严重出血,r-SK组1例脑出血死亡,可能与患者体重轻而剂量相对偏大有关。 5周病死率UK 10.7%、SK 8.7%、r-SK 10.0%均低于文献AMI急性期未溶栓病死率15%~20%,三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溶栓治疗可降低AMI急性期病死率。 溶栓治疗后住院期并发症,三者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部分患者急性左心衰的发生与入院时心功能有关,经减轻心脏负荷,必要时应用正性肌力药物而纠正。严重并发症如心脏破裂、心源性休克死亡率极高,应早期诊断及时防治。梗塞后心绞痛、梗塞延展可能与冠脉痉挛有关,可适时加用钙拮抗剂防治。 溶栓后第一周大部分患者尿量增加(以尿量大于所有入量减500ml计算),占70.6%(89/151),可能与心肌梗塞后心钠素分泌增加,而溶栓治疗对血浆心钠素有升高作用有关〔6〕,心钠素可引起强利尿作用,除直接作用于肾小管系统外,还可拮抗醛固酮引起继发性利尿,它对AMI第一周的心肌有保护作用。 本文资料经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UK 100~150万U/30min,SK 150万U/60min、r-SK 150万U/60min静脉溶栓治疗AMI是安全有效的。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CPM促进髋关节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的临床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