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北京地区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现状和对策

黄永禧1 徐本华1 戴 红2 王茂斌3 程治馨4 徐辉1 李存中5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 特别是疾病谱、人口谱的变化, 健康观念的更新和医学模式的转变, 以恢复功能为导向的现代康复医学自80年代初期在我国兴起。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是发展康复医学的重要阵地, 也是衡量我国康复医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北京地区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的工作从80年代中期开始启动, 1989年后贯彻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中关于二、 三级医院要设置康复医学科的要求, 推动了此项工作的开展。1996年又进一步执行卫生部关于《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为了解和促进此项工作的落实和开展, 我们对北京地区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和研讨,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调查对象为北京市从1989年至1997年7月通过评审的21所三级综合医院及45所二级综合医院(以上不包括部队和中医系统)。调查方法是根据《规范》的基本要求, 拟定提纲向以上66所医院发出问卷调查, 共回收28份(43%)。其中三级医院21份(100%), 二级医院7份(15.5%)。

2 结果
2.1 关于三级综合医院
  21所医院(三级甲14、三级及格7)中, 称为康复医学科、康复医学中心、物理医学康复科者9所, 脊髓康复科1所, 以上共10所(47.6%);称为理疗科者9所、物理医学科者1所、针灸理疗科者1所, 共11所(52.4%)。其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和建筑面积见附表。
2.2 关于二级综合医院
  7所医院(二级甲6、二级及格1)均为理疗科。其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和建筑面积见附表。
  调查表明, 北京地区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建设已取得一定进展, 目前已有7所医院(33.3%)基本上或较好地达到《规范》的要求, 做了大量的工作, 对发挥综合医院的整体服务功能起到积极作用, 推动了北京地区康复医学工作的开展。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 北京地区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建设工作距《规范》的要求相差仍甚远, 和先进国家的差距更大。主要表现在:①目前尚有52.3%的三级综合医院未建康复医学科(如包括部队和中医系统此比例可能更高), 而且72.7%仍停留在传统的理疗上, 未开展运动治疗。此外, 尽管目前称为康复医学科者也只有70%真正达标。②另外,7所二级综合医院均未建立康复医学科, 大部分只有传统的理疗。从45所二级综合医院只回报7份调查表来看, 这也反映出他们对康复医学认识和重视的程度。

附表 北京二、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
或理疗科基本情况


  三级综合医院 二级综合医院
理疗科医院数
康复科医院数 理疗科医院数
总数 10 11 7
物理治疗  
  运动治疗 9 3 2
  其它理疗 10 11 7
作业治疗 7 1 0
言语治疗 7 0 1
心理治疗 1 0 0
传统康复 10 11 7
假肢矫形器 3① 0 0
病床 2 1 0
医师2名
及以上 10 11 6
治疗技师(士)
4名及以上 9 10 7
建筑面积
300m2以上 7 0 3②

①只制作简单矫形器;②为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有康复医师1名以、康复治疗技师(士)2名以上,建筑面积150m2以上
3 讨论
3.1 医院领导重视是建设康复医学科的前提
  首先要促进领导层的观念转变, 使他们认识到康复医学的兴起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以功能为导向, 提高伤、病、残者生活质量, 重返社会为宗旨的康复医学对完善我国医疗服务具有重要作用。WHO早在1978年《阿拉木图宣言》中就把康复与保健、预防、 治疗并列为现代医学的四大领域。 卫生部领导多次强调康复应与预防、医疗、保健四位一体协调发展, 综合医院要提供康复服务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的需求。因此,综合医院建立康复医学科是大势所趋,它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是“可有可无”。那种认为“目前搞康复是超前"的看法也是没有根据的。 因为,二、三级综合医院建立康复医学科不仅需要,而且可能。《规范》是从我国的实情出发, 体现中西医并重; 既规定了康复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用染色体候选区域限定策略对诏安地区人
    人格障碍评估研究 PDQ 4在北京医学生中
    1992 1997年北京房山区心血管病社区人
    西宁地区严重创伤患者并发成人呼吸窘迫
    高原地区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剖宫产术围
    广西地区葡萄糖
    上海市五角场地区类风湿关节炎的流行病
    洛阳地区汉族HLA
    北京市41 47岁人群出生时发育指标与成
    HLA DR基因与广西地区汉族 壮族IgA肾病
    北京市41 47岁人群出生时发育指标与成
    北京市西城区1977 1996年病毒性肝炎流
    HLA DR基因与广西地区汉族 壮族IgA肾病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