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心病家庭心身康复训练的对照研究 |
|
王国富1 梁润英2 李伯雷3 唐启卫3 李连东3 赵胜利3 李雨染3
现代康复医学已突破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而将生物—心理—社会的新医学模式的观念应用于康复临床实践中,已取得良好效果。在各种心血管疾病中,尤以冠心病的康复效果显著。Friedman(美)等人曾进行过通过矫治A型行为促进心肌梗塞患者的康复的实验,结果证明,改变患者A型行为,预防心肌梗塞复发的效果优于任何一种药物和手术〔1〕。国内杨菊贤等人也进行了矫正A型行为对冠心病康复的研究〔2〕。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行为干预法进行社区家庭康复训练,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已出院的冠心病患者216例,男性124例,女性92例;年龄44~71岁;均经临床、心电图血清酶学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其中心肌梗塞62例,心绞痛38例,心率失常47例,心肌缺血69例,诊断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及WHO临床命名标准。 1.2 临床资料 将21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A组)113例,对照组(B组)103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资料具有可比性,A、B两组均常规进行冠心病药物治疗及临床处理,A组增加心理、行为康复训练;B组不加,列为对照。干预前后分别测评情绪和A型行为、记录心绞痛发作情况,检查心电图、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全血比粘度、纤维蛋白原。 1.3 家庭心身康复训练法 1.3.1 信念治疗法:以中国传统养生名言与现代医学知识相结合进行健康教育,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2 东方静动:以调身、调神、调息为纲,教会患者全身放松,精神清净,匀、深、细的呼吸,以扩大肺活量,增加血氧含量,提高心肌细胞摄氧率。 1.3.3 中国民间传统音乐欣赏:以个体化为原则,选择适宜的曲目,定时欣赏,可减轻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 1.3.4 唐诗欣赏、国画、室内盆景、花、草、鱼、鸟、虫。将冠心病的保健教育编成“三字经”形式便于每天记诵,强化对自身的督促。 此外,还开展了社区秧歌、冠心病系列操(仿生操、棒操、手操、耳操)。 1.3.5 A型行为矫正策略:针对患者A型行为性格特点制定了行为矫正法,欣赏慢节奏音乐,练写楷书,欣赏慢节拍京剧,练太极拳,这些行为和A型行为的快节奏、急躁、紧迫感正好相反,同时还编制了一套心理策略。
2 结果 2.1 住院患者明显减少 干预组113例,干预前年住院82例 (72.57%);非干预组103例年住院76例(73.79%);干预组经康复训练干预后年住院26例(23%);非干预组年住院43例(41.75%),χ2=8.54,P<0.01,两组差异非常显著。 2.2 A型性格的矫正 干预组113例,A型性格81例(71.7%),非干预组103例,A型性格76例(73.8%);干预组经康复训练干预后A型性格39例(34.5%);非干预组57例(55.3%),P<0.01,两组差异显著。 A型行为与临床心绞痛发作:干预组A型行为81例,心理康复训练后,心绞痛发作明显缓解67例(82.8%),非干预组A型行为76例,心绞痛明显缓解41例(53.95%)(P<0.01),显示经过心理康复训练后,A型行为矫正,心绞痛发作明显好转。 2.3 院外猝死明显减少 干预组113例,猝死2例(1.77%);非干预组103例,猝死6例(5.82%)(P<0.05),显示经过心理康复训练后两组差异显著,干预猝死明显低于非干预组。 2.4 心率失常减少 干预组24例,经系统心理学康复训练干预后,心率失常7例,非干预组23例,心率失常15例(P<0.05),两组差异显著。 2.5 其它 干预组113例系统心理康复训练后,ECG ST-T改善77例(57.9%);非干预组103例,ECG ST-T改善48例(46.6%),P<0.01,两组差异极显著。 在全血比粘度、血纤维蛋白原、血总胆固醇、血甘油三酯、血HDL-C变化方面,两组均显示出明显差异。
3 讨论 自80年代以来,我国心血管疾病康复医疗已逐步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3〕。本课题家庭康复的对象是恢复期和维持期,为心肌梗塞后的二级预防,所编制体操和秧歌适合此期的康复锻炼。其运动量在[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骨密度变化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心理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康复的影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