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膝关节功能的测试及评价 |
|
关节的主动及被动活动范围。膝关节中立位为膝关节伸直0°,以90°时为膝屈伸屈分界,若<90°则为屈膝,若>90°则伸膝。正常自动伸膝范围为0°~90°,而自动屈膝范围为90°~150°。所以正常膝关节活动范围:膝屈曲120°~150°,过伸5°~10°,屈膝时内旋约10°,外旋20°。膝关节活动范围的改变都预示膝关节功能受到损害。 4.2 等速测试及评价〔7〕 4.2.1 等速运动理论产生的原因:传统的肌力测试方法有等长和等张肌力测试法;等长测试时,没有关节活动,被测试的肌肉是处在静态收缩状态,也就是说,这种测试方法是不伴随肌肉位置变动的肌肉收缩,但这并不是肌肉在工作时的实际情况;等张测试时,尽管伴随有关节活动,是一种动态的肌力测试方法,但是,等张测试方法是通过抵抗一个固定阻力的肌肉收缩,也就是说,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所施加的阻力是固定不变的,这种测试方法只能测量肌肉在整个运动范围内最弱点时的最大力量。如果能测量关节在整个运动范围的肌肉力量,而不只是孤立的测试某一角度时肌肉实际收缩的肌肉力量,就能克服等张和等长测试肌肉收缩时的局限性。在60年代初,美国学者Hislop和Perrine最先提出等速(Isokinetic)这一概念〔8〕,创立了等速运动理论;等速阻力运动就能克服等张和等长阻力测试在肌肉收缩时的局限性。 4.2.2 等速运动的概念:所谓等速运动,是指利用等速运动设备,预先选定运动速度,在运动过程中,等速运动设备根据运动中肌力大小的变化,相应调节外加阻力,使整个关节运动按照预先设定速度运动,并能将任何超过此速度的运动力量转化为对抗性阻力的一种主动运动模式。与等长、等张运动相比,等速运动的速度相对恒定,不会产生加速运动,并且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阻力与作用的肌力成正比,也就是说,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阻力与主动用力的程度有关,主动用力越大,产生的阻力越大;并且肌肉在运动的全过程中的任何一点都能产生最大的力量。因此,等速运动又称为可调节抗阻运动。等速运动原理可用于等速肌力测试及等速运动训练两方面。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微电极导引技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