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肝细胞癌组织中Fas抗原表达和分布的初步研究

廖慧钰 郎振为 吕桂香 马洪波 孟欣 谭阿莱

  为探讨Fas抗原与肝细胞癌(HCC)之间相互关系,我们采用抗-Fas多克隆抗体以免疫组化法检测24例HCC组织,对HCC组织中Fas抗原的表达和分布进行了观察。
  材料和方法
  选用我院1990~1995年间HCC患者尸解的肝癌标本24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1.3(31~72)岁。患者于生前未做过放疗和化疗。肝癌组织用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病理诊断:肝癌组织中分化型10例,低分化型13例,未分化型1例。癌旁组织中有肝炎后肝硬化21例,其余3例无典型肝病表现。免疫组化试剂采用兔抗-Fas多克隆抗体和S-P试剂盒(美国Zymed Lab及Maxim Biotech公司产品)。DAB显色。实验中设置了阴性和阳性对照及空白替代试验。统计结果采用卡方检验。
  结 果
  本研究中Fas抗原表达于肝细胞及肝癌细胞胞浆内呈弥漫或部分着色。少数Fas抗原表达的细胞出现了胞浆浓缩、核固缩或破碎等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癌旁组织中Fas抗原检出率为83.3%(20/24),其中21例有肝硬化病变的癌旁组织中,17例(81%)检出了Fas抗原。Fas抗原多分布于小叶内、汇管区两处炎症浸润区及假小叶周边。与癌组织交界的癌旁组织Fas抗原阳性细胞多密集呈条带状包绕癌组织。癌组织中Fas抗原表达率为41.7%(10/24)。Fas抗原阳性细胞多散在或呈灶性分布。癌巢边缘的癌细胞Fas抗原表达相对较多。Fas抗原阳性的癌组织,其癌旁组织均有Fas抗原表达。HCC组织分型与Fas抗原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Fas抗原在癌及癌旁组织中的检出率及表达强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讨 论
  一些研究表明,Fas抗原在正常肝组织中未见表达,而在肝病(如病毒性肝炎)时有较强表达。我们研究的结果发现,Fas抗原在癌及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癌旁组织内Fas抗原检出率及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癌组织(P<0.01)。与癌组织相邻的癌旁组织Fas抗原阳性细胞多密集包绕癌组织,且癌巢边缘的癌细胞Fas抗原表达相对较多,提示Fas抗原在癌周围有较强表达。一般认为,Fas抗原阳性的肿瘤细胞可经Fas信号途径诱导细胞凋亡,而细胞凋亡对肿瘤发生起负调节作用。Tunel实验表明,Fas抗原表达与肝细胞DNA损伤的分布大体符合。Higaki等报道,Fas抗原阳性的HCC标本中癌旁及癌巢边缘的细胞凋亡数量高于癌的中心部位。在本研究中也看到少数Fas抗原阳性细胞中有细胞凋亡形态学表现。癌周边组织Fas抗原相对高表达及凋亡细胞增多,提示Fas系统在HCC组织中可诱导细胞凋亡。而Fas抗原在癌组织内低表达可能是癌细胞增殖的一个因素,也可能是癌细胞内某些因子抑制了Fas抗原的表达。
  本组研究中,21例有肝炎后肝硬化病变的癌旁组织中Fas抗原检出率为81%(17/21)。Fas抗原多表达于假小叶周边或小叶内、汇管区炎症浸润区,提示Fas抗原在肝炎后肝硬化组织中有较强表达,且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密切相关。■

作者单位:廖慧钰(北京佑安医院 邮政编码100054)
     郎振为(北京佑安医院 邮政编码100054)
     马洪波(北京佑安医院 邮政编码100054)
     孟欣(北京佑安医院 邮政编码100054)
     谭阿莱(北京佑安医院 邮政编码100054)
     吕桂香(四平市传染病医院)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脓毒血症病人多形核粒细胞变形性的观察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肾细胞
    内毒素诱导的肝细胞及枯否细胞凋亡与肝
    纤维粘连蛋白对膀胱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
    衰老真皮成纤维细胞胶原基因调控研究
    应用自体静脉做动脉重建时血管内皮细胞
    兔关节软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免疫
    咪唑安定及异丙酚对大鼠心肌细胞电生理
    布洛芬对创伤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左旋咪唑对氯胺酮麻醉家兔红细胞免疫功
    一氧化氮对肺泡巨噬细胞致炎效应的调节
    CD150在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无应答者体外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