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吸病学研究的若干新进展 |
|
些新型复合抗生素如优力新(氨卡青霉素/舒巴坦)、安灭菌(羟氨苄青霉素/棒酸)、特美汀(羟噻吩青霉素/棒酸)、舒普深(头孢哌酮/舒巴坦)、泰能(伊米配能/西司他丁)等,近年来陆续投入临床,其疗效比相应的单一抗生素为好。新研制的抗生素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副作用较少,临床上正推广应用。 3.经鼻插管机械通气技术的引进和提高:过去机械通气的建立多采用经口插管,不仅清醒患者难以忍受,插管时可能发生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脏骤停,而且插管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易致支气管粘膜溃疡、出血和气囊脱落发生窒息等。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插管材料的改进,低压高容气囊的采用,经鼻插管逐步推广,患者易于接受,而且可以进食,可以长期机械通气而很少发生气管粘膜损伤等,较经口插管优越。在通气方式的选择上,国内外亦积累了一些经验,对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的严重Ⅱ型呼衰患者,可采用IPPV、PEEP等方式。当病情得到控制,患者存在一定自主呼吸时,可采用同步间歇强制通气(SIMV)、PSV等方式,以后根据病情逐步调低有关参数,最后拔管。上述各种措施的采用和改进,使肺心病呼衰抢救成功率大为提高。 四、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在临床上颇为常见,结核性胸膜炎、胸膜癌转移、风湿性疾病、心衰、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均可引起,其中结核性胸膜炎和癌性胸水的鉴别临床上最为重要,有时也最为困难。既往采用的方法有胸腔穿刺抽液送检常规、生化、肿瘤细胞、细菌培养、涂片找抗酸杆菌以及针刺胸膜活检等,这些措施解决了一部分胸水的鉴别诊断,但也有一部分最终难以明确,给治疗带来困难。近年来开展的一系列检查项目,给我们增添了新的手段。这些项目是:①腺苷脱氨酶(ADA)。据报道,结核性胸水中ADA含量显著升高,且胸水/血清ADA比值>1,而癌性胸水多不升高或有所降低,胸水/血清ADA比值也多<1。②癌胚抗原(CEA)[8]。癌性胸水CEA>10μg/ml者占37.8%,多数患者胸水/血清比值>1,而大多数结核性胸水CEA<10μg/ml,且胸水/血清CEA比值也多<1,③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找胸水抗酸杆菌(胸水TB-PCR)。有报道50%~60%的结核性胸水中可呈阳性,较传统的涂片法和培养法明显为优,但特异性尚低。④流式细胞术检查(FCM)。据报道恶性胸水中80%左右的癌细胞DNA含量异常(异倍体),利用FCM可大量、快速检测癌性胸水中DNA含量异常的单个癌细胞,其阳性率约64%~88%,不失为一种新的有效方法。⑤电视胸腔镜下(VATS)胸膜活检[9]。过去癌性胸水患者行普通针刺胸膜活检阳性率不高,约30%左右,因胞膜癌转移并非均匀分布。而VATS下在可疑病变处进行活检,其阳性率可达80%~90%。其它检查指标尚有铁蛋白、乳酸脱氢酶、胸水脱落细胞染色体分析等。这些项目均有助于胸水的鉴别诊断,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率。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阿片类毒品成瘾的现今治疗策略 下一个医学论文: 肝细胞癌组织中Fas抗原表达和分布的初步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