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肠出血诊断方法评价 附61例临床分析 |
|
,或小肠造影不可能显影的病变则更重要[4]。血管造影为有创性,但可急诊进行,并可做止血治疗。核素扫描较简单、敏感,据报道局部出血量积聚5~70ml即可显影[5],对发现小量出血的部位有很大帮助。但延长观察时间后,核素标记的血液在肠道中积聚并随肠道蠕动而移位,可使显影部位与出血部位有一定差别。探查手术时术中肠镜对诊断及手术方案的确定均有重要意义。综合利用上述检查可使大多数小肠出血得以明确诊断。本组的诊断率达88.9%,综合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高于任何单项检查。未明确诊断的7例患者均只接受了一项或两项检查。■
作者单位:夏志伟(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 邮政编码100083) 李益农(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 邮政编码100083) 吕愈敏(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 邮政编码100083) 王爱英(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 邮政编码100083) 李淑敏(内蒙古包头市第五医院内科)
参考文献:
[1]柯美云,杨秀山,潘国宗,等.不明小肠出血诊断方法的评价-附45例报告.临床消化病杂志,1989,2:49. [2]袁祖荣,赵长松,张圣道.对原发小肠肿瘤的几个问题的探讨-附85例临床分析.中华消化杂志,1991,5:264. [3]杜文礼,刘健波,陈妙宽,等.出血性小肠疾病的诊断问题-附103例分析.中华消化杂志,1996,2:69. [4]Berling L,Seven H,Svendler CA.Angiography in acut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Gastroent Erology,1982,83:294. [5]Markisz JA.An evaluation of 99m Tc-labeled red blood cell scintigraphy for the detec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site.Surgery Gynecology Obstetrics,1977,145:501.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肿瘤坏死因子在鉴别良 恶性腹水中的作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67例川崎病疗效评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