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小儿先天性鼻后孔闭锁12例临床分析

陈益青 张素英

  小儿先天性鼻后孔闭锁是鼻部畸形的一种,临床上较少见,据文献报道发生率为1/60000。本病会影响婴儿阶段的呼吸、进食等,双侧鼻后孔闭锁则会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紫绀,甚至窒息、死亡,尽早诊断及手术,建立通畅的呼吸道尤为迫切。现对我院耳鼻喉科1983~1985年收治的12例本病患儿进行分析。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12例中男、女各6例,就诊时年龄1岁以下5例,最小为出生后9天;1~5岁(包括5岁)4例,5岁以上3例,最大13岁。双侧鼻后孔闭锁7例,单侧闭锁5例(右侧4例,左侧1例);在闭锁的19只鼻后孔中,膜性闭锁14只,骨性3只,混合性2只。
  2.临床诊断:本病常见症状为生后鼻堵、鼻腔内有粘性分泌物潴留;张口呼吸,睡眠打鼾;吃奶发憋、呛咳,哭闹时症状减轻或缓解。鼻腔检查常可见鼻甲呈灰白色或暗紫色,全身检查常伴其他畸形,如本组患儿中可见血管瘤3例,足部畸形2例,唇裂1例,皮样囊肿1例,同时因长期用嘴呼吸使上腭高拱,本组中可见3例。
  在临床上除了常用的检查法外,纤维喉镜经鼻检查法较明确;碘油鼻腔造影或鼻-鼻咽联合鼻后孔造影可确诊并了解闭锁的厚度及性质;CT诊断本病尤为重要,并能发现鼻后孔的解剖异常、阻塞程度和各骨在鼻后孔的融合情况,较常用的造影法更清晰。
  3.治疗:我科从1985年起采用Van Buren尿道探子穿刺扩张做鼻后孔成形术治疗鼻后孔闭锁,效果满意。手术在经口插管全麻下进行,取仰卧头稍后仰位,用0.5%麻黄素及肾上腺素棉片收缩鼻甲后,将自制的直径约1.5~2.0mm探子(头端较尖锐)从总鼻道沿鼻底伸入(弯度向下)至闭锁部,同时用另一手食指置于闭锁部的鼻咽侧引导探子的穿通方向,一般稍用力即可通过,且探子头端恰好进入鼻咽部方向(避免损伤其他部位)。然后用小号(F8)探子穿过扩张至大号(F20),新生儿达F14,儿童可达F20,视年龄、鼻后孔大小及性质而定,一般与前鼻孔等大或稍大于前鼻孔。最后置入硅胶管扩张并固定,扩张管的外径应比前鼻孔略小为宜,以便术后清洁鼻腔、滴药及管的松动,单侧置管呈“Ⅰ”型,双侧呈“”型。术后需用麻黄素、抗生素滴鼻消炎、消水肿,平时需滴石蜡油保护粘膜,鼻扩张管内滴生理盐水,经常吸引鼻腔及管内分泌物,以保持通畅。术后第一天,新生儿即可哺乳,儿童可进半流食,术后1周即可出院。术后3个月复查,视具体情况3~6个月取出扩张管。
  结 果
  本组12例患儿中除1例未手术(单侧、膜性),1例13岁双侧膜性闭锁行经腭手术,其余10侧均用此法手术,其中2例双侧闭锁者中一侧骨性闭锁较厚只做另一侧,术后观察1~8年,追踪后了解到患儿均能达到正常生理功能的要求。
  讨 论
  1.本病患儿中双侧闭锁多于单侧;以右鼻后孔闭锁占多数;且膜性闭锁多于骨性闭锁,混合性闭锁较少。同时可见双侧鼻后孔闭锁的患儿能逐步适应用嘴呼吸。各年龄段来就诊的均有,最大者达13岁。
  2.经过临床实践,我们认为用尿道探子治疗本病,手术简单、打击小、出血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好方法。
  3.在拔管后可能出现闭锁组织的回缩,使鼻后孔相对变小,如能在施行此手术的同时用鼻内窥镜将闭锁膜或骨性闭锁组织去除,术后效果会更好。■

作者单位:陈益青(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 邮政编码 100045)
     张素英(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 邮政编码 100045)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先天性腓骨及第二趾缺如合并跟距关节融
    小儿胆囊炎、胆石症62例分析
    先天性梅毒合并弓形体、巨细胞病毒感染
    136例先天愚型的临床与染色体分析
    先天性红绿色觉异常基因缺失与杂种基因
    先天性尿道下裂与SRD5A2及SRY基因突变
    止泻方治疗寒湿型小儿腹泻68例
    以反复呕吐 极重度贫血为主要表现的先
    香港小儿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
    伸肘位手法复位形石膏夹板固定治疗小儿
    小儿慢性胃炎锝标记固体餐胃排空检测
    左肾先天发育不良伴异位1例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