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苯那普利治疗微量白蛋白尿的临床观察

王卫明 余德玲

  早期肾损害常先出现微量白蛋白尿,随后缓慢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尽早治疗微量白蛋白尿,可非常有效地防止或延缓肾衰进展。苯那普利治疗肾小球肾炎和2型糖尿病肾病效果较佳,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或尿蛋白多的患者效果更好。
  对象和方法
  1.对象:根据WHO标准确诊的高血压病或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化验检查微量白蛋白尿阳性,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54.4(45~60)岁,病程5~15年,平均10.4年;对照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7.6(42~64)岁,病程6~20年,平均9.8年。两组均排除泌尿系感染、原发肾病、心功能不全病史。
  2.方法:采用自身对照试验,60例病人均要求治疗前后保持各自稳定的总热量摄入量和蛋白质恒定饮食。降糖治疗采用优降糖。观察组采用苯那普利,每日10mg~20mg治疗,治疗6周,剂量随血压变动而调整。对照组合并高血压者采用心痛定,10mg3次/d治疗。
  结 果
  尿微量白蛋白变化:对照组合并高血压者虽采用心痛定10mg3次/d治疗,血压下降,但尿微量白蛋白不下降,治疗前210±19mg/dl,治疗后203±20mg/dl,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治疗前220±8mg/dl,治疗后180±11mg/dl,P<0.05,有显著性差异。
  讨 论
  一般原发性高血压持续稳定地发展5~10年后可出现轻至中度肾动脉硬化,约有7%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展为肾功能衰竭。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合并肾损害早期往往先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如果针对这些病人给予早期治疗可延续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我们提示当前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时,使用心痛定降压治疗后,微量白蛋白尿无明显降低,而采用苯那普利治疗可使尿蛋白排出量减少。苯那普利降低尿蛋白排出量的作用机制有: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产生全身和局部血管特别是肾小动脉的扩张,且肾出球小动脉阻力下降比入球小动脉阻力下降更明显,所以消除了肾小球的高灌注和高滤过状态,纠正了肾小球毛细血管高压。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还能抑制肾小球水平的血管通透性,延缓肾小球受损伤,防止或减少蛋白尿,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由于苯那普利有影响肾小球内血液动力学作用和减少微量白蛋白尿的结果,我们认为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应尽早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即使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在不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时也应早期预防使用。■

作者单位:王卫明(水利部北京总医院心内科 邮政编码 100036)
     余德玲(水利部北京总医院心内科 邮政编码 100036)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氯沙坦 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患
    培哚普利 非洛地平缓释片对老年高血压
    静脉注射依那普利拉治疗重症高血压的疗
    培哚普利比硝苯地平能更有效降低高血压
    口服依那普利治疗神经心原性晕厥
    苯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皮质p21CIP1蛋
    辛伐他汀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依那普利对免疫复合物型肾炎大鼠的保护
    培哚普利联合合贝爽缓释胶囊治疗原发性
    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
    浅谈卡托普利引起的咳嗽
    氨氯地平和培哚普利联合治疗对高血压病
    比索洛尔 拉西地平和赖诺普利对高血压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