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速测试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
|
关节骨关节炎(OA)55例、膝关节内骨折22例、膝关节镜术后3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神经根受压101例、肌营养不良症和多发性神经根炎各1例。正常对照组为21名健康志愿者。 1.2 测试方法 测试仪器为Cybex-6000型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测试前对测试系统进行常规校正。选择测试速度为慢速(60°/s)、中速(120°/s)和快速(180°/s)三种。先测健侧,后侧患测。测试顺序为慢速、中速和快速。每组测试前先进行3次亚极量运动作为准备活动,随后尽全力作膝或踝关节屈伸运动,其中慢速和中速测试时共屈伸5次,快速测试时屈伸25次(膝)或20次(踝)。 应用Cybex-6000型等速肌力测试系统中的CPM系统对2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II、III级肌力进行测试。肢体称重后,在2天的相同时间内,分别测试膝屈伸和肘屈伸的向心峰力矩。 1.3 测试指标及统计学处理 峰力矩、总作功量、平均功率和爆发力。对数据做t检验。
2 结果 见表1~5。
表1 各种膝关节伤病后肌肉功能评价(伸肌)
病种 观察人数 对照方式 峰力矩差值% 总功差值% 180°/s 平均功率差值% 180°/s 爆发力差值% 180°/s 60°/s 120°/s 180°/s ACL损伤〔1〕 5 健侧 61 56 49 48 53 30 膝OA〔2〕 34 健侧 24 18 12 15 16 12 膝OA〔3〕 21 正常 40* 35* 31* 膝关节内骨折〔4〕 22 健侧 62 61 64 65 69 62 膝关节镜术后〔5〕** 37 术前自身 9 19 6 3 6 1
经对照所有差值%的P<0.05;* 为峰力矩体重百分比的差值;** 该组所有差值%的P>0.05 表2 各种膝关节伤病后肌肉功能评价(屈肌)
病种 观察人数 对照方式 峰力矩差值% 总功差值% 180°/s 平均功率差值% 180°/s 爆发力差值% 180°/s 60°/s 120°/s 180°/s ACL损伤〔1〕 5 自身 56 52 52 52 38 51 膝OA〔2〕 34 自身 27 21 22 27 26 22 膝OA〔3〕 21 正常 29* 34* 26* 膝关节内骨折〔4〕 22 自身 54 51 57 61 53 50 膝关节镜术后〔5〕** 37 术前自身 6 7 8 14 7 3
经对照所有差值%的P<0.05;* 为峰力矩体重百分比的差值;** 该组所有差值%的P值>0.05 表3 腰神经根受压症踝关节肌肉功能评价(背伸)〔6~7〕
病程(月) 观察人数 对照方式 峰力矩差值% 总功差值% 平均功率差值% 爆发力差值% 60°/s 120°/s 180°/s 60°/s 120°/s 180°/s 60°/s 120°/s 180°/s 60°/s 120°/s 180°/s 0.5~120 101〔6〕 自身 19 14 20 33 32 69 28 30 29 31 25 31 <1 27〔7〕 自身 18 13 10 41 19 6
经对照所有差值%的P值<0.05 表4 腰神经根受压症踝关节肌肉功能评价(跖屈)〔6~7〕
病程(月) 观察人数 对照方式 峰力矩差值% 总功差值% 平均功率差值% 爆发力差值%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寰齿关节退行性变及其与枕颈痛的关系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中老年人症状限制性心电运动试验的心血管反应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