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寰齿关节退行性变及其与枕颈痛的关系

关节进行CT扫描(岛津SCT-4800TE),层厚5mm,层距5mm,连续扫描。并拍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
  对颈椎正侧位X线片以及寰齿关节的CT扫描进行分析。首先根据颈椎正侧位X线片,确定颈椎关节的退变程度(颈椎曲度、椎间隙狭窄的程度和骨关节炎)。由此大致区分患者疼痛是寰齿关节退变所致还是颈椎病所致;并可发现有无肿瘤等病变。然后评价CT扫描上寰齿关节的退变程度。评价标准:0度为正常或轻度退变;Ⅰ度为中等程度的退变;Ⅱ度为严重程度的退变。0度为寰齿关节间隙正常,即齿突与侧块间有一定的宽度,至少其中一张CT片上寰齿关节呈“V”字形;Ⅰ度为CT片上寰齿关节间隙变窄,环绕齿突的侧块凹有骨性肥大;Ⅱ度为CT片上寰齿关节间隙几乎消失,环绕齿突的C1后弓的背侧有骨质增生。所有患者均无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病变。记录所有患者是否有枕颈痛。确定枕颈痛的检查方法除患者自己主述有枕颈部疼痛以外,在患者的上颈段或枕部有压痛。
  对第一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供学生实习用60例干燥的寰椎骨性标本进行观察,确定寰齿关节的退变程度。评价标准基本同CT。按照寰椎前弓后的寰齿关节面有无骨质增生,以及增生的高度和范围等分为三度,即寰椎前弓后的寰齿关节面寰齿关节面无明显骨质增生者为0度;寰椎前弓后的寰齿关节面有骨质增生,但增生骨质的高度和范围不及Ⅱ度者,为Ⅰ度;寰椎前弓后的寰齿关节面有明显的骨质增生者为Ⅱ度。
  根据观察结果来判定寰齿关节骨关节炎的程度,以及年龄与枕颈痛的关系。统计方法用Chisquare检验。

2 结果
  寰齿关节CT图像与枕颈痛的关系可见表1。在54例被检查者中,有枕颈痛的发生率为42.6%。影像检查寰齿关节的退变程度与临床枕颈痛症状的出现密切相关(P<0.05)。随寰齿关节退变程度的加重,临床枕颈痛症状的出现率递增。
  寰齿关节退行性变、枕颈痛与年龄的关系可见表2。年龄小于40岁组,均未见有退行性变的影像学表现,但临床症状上,仍有22.2%有枕颈痛出现。当年龄大于40岁以后,寰齿关节退行性变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枕颈痛症状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但40~59岁年龄组与60岁以上年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对60例寰椎骨性标本的观察结果:寰椎前弓后的寰齿关节面无明显骨质增生者32例,占53.3%;Ⅰ度骨质增生者12例,占20.0%;Ⅱ度骨质增生者16例,占26.7%。

表1 寰齿关节影像改变与枕颈痛的关系


CT图像
退变程度 无枕颈痛 有枕颈痛 合计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0度 20 80.0 5 20.0 25 100.0
Ⅰ度 6 42.9 8 57.0 14 100.0
Ⅱ度 5 33.3 10 67.0 15 100.0
合计 31 57.4 23 42.6 54 100.0

表2  年龄与寰齿关节退行性变及
枕颈痛的关系


年龄
(岁) 退行性变程度 无枕颈痛
(例数,%) 有枕颈痛
(例数,%) 合计
0 Ⅰ Ⅱ
26~39 9 0 0 7(77.8%) 2(22.2%) 9
40~59 7 6 5 9(50%) 9(50%) 18
60以上 9 8 10 15(53.6%) 12(46.4%) 27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先天性腓骨及第二趾缺如合并跟距关节融
    不同关节病理程度的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肌
    各类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的功能康复
    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关节源性肌肉软弱
    Colles骨折合并桡腕关节背侧半脱位临床
    人工关节假体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
    兔关节软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免疫
    类风湿关节炎并发恶性淋巴瘤一例
    类风湿关节炎心脏损害致肺动脉栓塞一例
    挛缩膝关节髌韧带轴向应力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皮质的肥厚反应
    关节镜下自体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及有关
    关节镜下诊断与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