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膀胱训练在截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
|
,虽然首次排尿的成功率无大差别,但病程长可并发尿失禁的原因可能与脊髓休克期后没有经过充盈训练而致膀胱容积变小或与尿路感染有关。 以穴位按压诱导膀胱排尿是根据中医经络学原理,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属中医“癃闭”范畴,因经脉受损致膀胱气机不化,“天枢”穴是足阳明胃经走行在下腹部的穴位,具有通经络和气血、调畅中、下焦气机,使膀胱气化功能得已恢复之功。“中极”属任脉,走行在下腹部,是膀胱的目穴,有调理膀胱、输通水道的功能。具作者30余例的临床观察按压穴位诱导排尿比单纯Crede法首次排尿成功率高。但按压力也很重要,要使患者感觉有憋闷、沉重感后再按摩和挤压。 本组4例L5、S损伤的患者的训练排尿均一次成功,其机理可能是圆锥—马尾神经完全性损伤中断了膀胱与中枢的联络,无法形成反射性膀胱,排尿依靠膀胱壁的自主神经,排尿动作仅依靠腹压,所以腹部稍加压力尿很容易流出。而脊髓损伤位置较高的患者则需要其他诱导方法。 当建立了适合截瘫患者特殊的排尿方式后,帮助患者尽量养成按时排尿习惯,不一定遵守3~4小时挤压1次,特殊时视膀胱充盈情况而定。 以体表观察膀胱位置判断尿量的方法也较方便,膀胱底于耻上2横指以下时尿液大约400ml以下,可以用挤压法排尿;3横指以下时尿液约600ml,慎用挤压法排尿;膀胱底于耻上3横指以上时,禁用此法排尿。 我们认为膀胱训练是脊髓损伤后截瘫患者解决排尿障碍的简便、有效、可行的护理方法,不仅减少了患者保留尿管的时间,控制了感染的因素,也顺应了脊髓性膀胱形成的发展规律,而且对患者回归社会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有计划地训练患者的生活处理能力,尽早建立截瘫患者的排尿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4 参考文献 1 服部孝道,安田耕作.神经因性膀胱的诊断与治疗.株式会社医学书院.1985.156. 2 杨伟民,等.急性颈髓中央损伤综合症.颈、腰痛杂志,1994,15(3):133. 3 计惠民.排尿异常患者的护理.国外医学护理分册,1996,3:100. 4 周秋凤,等.外伤性截瘫病人留置导尿管问题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1995,2:88.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澳大利亚康复考察体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