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膀胱训练在截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
|
程利荣1 林 琳1 王小红1
截瘫患者因脊髓损伤中枢神经传导中断致排尿障碍。为尽早帮助患者建立脊髓性膀胱自主排尿功能,作者在对截瘫患者护理中实行了膀胱训练,为诱发排尿反射加用了中医的穴位按压方法,提高了患者留置尿管拔除后第一次自主排尿的成功率,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1990年~1996年我科收治的截瘫患者32例进行了膀胱训练。其中男性24例,女性8例;年龄18~60岁,平均41.5岁。脊髓损伤原因见表1。
表1 32例截瘫患者的病因分布
脊髓损伤部位 外伤 枪伤 肿物 畸型 合计 颈髓 3 0 0 0 3 胸髓 16 2 4 1 23 腰髓 3 0 1 0 4 骶髓 2 0 0 0 2 合计 24 2 5 1 32
膀胱训练的时间为椎管减压术后40天以后,泌尿系感染得到控制,留置导尿管拔除前。操作前护士要向患者解释膀胱训练的目的、方法、全过程以取得合作。 1.2 方法 1.2.1 膀胱充盈训练:氟雷氏尿管密闭式留置导尿,夹闭尿管,每3~4小时放尿1次。嘱患者每天饮水量不少于800ml。晚8点后不需再饮水。常规护理留置尿管。一般术后40~100天要训练1~2周,伤后半年以上要训练2~4周,特殊患者视膀胱充盈情况而定。 1.2.2 穴位按压诱导:以拇指按压双天枢穴(脐旁1.5寸)5min;中极穴(脐下4寸)5min,按压由轻到重,加揉法。每日按压诱导1次,连续3~5次。 1.2.3 Crede法挤压排尿:晚10点后拔管,垫尿垫,男性病人可戴自制消毒的塑料尿袋,以防尿失禁。晨7点护理人员穴位按压诱导后,一手掌触摸胀大的膀胱由底向体部环形按摩3~5min。双手重叠放在膀胱上慢慢向耻骨后下方挤压膀胱,手法由轻到重,忌用暴力,使尿挤出。脊神经损伤平面在腰以下者,可指导患者自己操作,取半坐位,深吸气后屏住呼吸,尽量缩紧腹部,双手重叠放于耻上,四指用力压迫,逼尿而出。若不成功可刺激大腿内侧、会阴部、龟头、肛门塞入开塞露引发排便动作,或在病情允许时坐便桶排便。每次开放尿管前按压膀胱使尿流出,记录每次尿量,要求达到尿量每次400ml左右。 1.3 训练成功的标准 挤压排尿量不少于每次留置导尿量的3/4。自主排尿后测残尿量50~100ml为成功,100ml以上者须再次留置尿管重复训练。 第一次排尿成功后,要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诱导、按压膀胱的排尿方法,每隔3小时左右挤压膀胱或诱导排尿1次,建立适合截瘫患者的排尿模式。 2 结果 上述方法训练的32例有效病例,1次排尿成功26例,占81.3%,其余6例中2例二次排尿训练成功,4例3个月内完成训练,无1例带尿管出院。见表2、3。
表2 病程与首次排尿成功的情况
开始训练时间 例 数 训练成功例数 30天内 60天内 90天内 术后35~90天 23 19 2 1 术后6个月内 6 3 3 0 术后1年左右 3 3 0 0 32 26 5 1
表3 损伤部位与诱导方法
损伤部位 例数 穴位按压 刺激外阴部 大腿内侧 排便动作 C3~C7 4 4 2 2 0 T11~L1 25 25 12 8 5 L2~S 3 2 0 1 0 合计 32 31 14 9 5
训练的开始时间病程最短的是1例脊髓瘤压迫致瘫的,术后35天的52岁的男性患者,经上述方法训练2周后拔除尿管,次晨按压腹部穴位后引出便意同时完成排尿,患者半年后恢复正常工作,病程最长的一例是外伤后1年多,靠自己导尿维持尿排泄的一位33岁男性患者,经2个月的训练患者可自行排尿,从而消除了心理障碍,提高了生活质量。 3 讨论 脊髓损伤后处于休克期,一般在伤后3~4周渐渐恢复,休克后远端的脊髓即建立自动反射功能,膀胱胀满后患者主诉头痛、头胀、冷汗、恶心,不能随意反射排尿,又不知如何处理充盈的膀胱,临床可见反射性尿失禁;在脊髓自主膀胱建立的同时,即减压术后40天左右进行膀胱训练,帮助建立截瘫患者的排尿模式是最佳时间。本组患者术后40天左右开始训练的3例,病后10个月以上的3例,训练结果比较[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澳大利亚康复考察体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