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

荣明霞1

1 临床资料
  66例脑卒中患者全部经脑CT检查,其中脑梗塞40例,脑出血26例。男性39例,女性27例,年龄范围42~82岁,平均年龄62.9岁。病程2小时~4年。病程在1个月以内者31例,1~6个月者20例,6个月以上者15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53例,冠心病者23例、糖尿病者14例、高脂血症者25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61天。

2 康复护理方法
  患者入院后在给予常规的神经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程度和肢体功能障碍情况,分别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和程序,采取不同的康复护理方法。
2.1 急性期的康复护理
  急性期症状明显,患者必须卧床休息,并采取如下护理措施:①保持肢体处于正确的、良好的姿势和体位,防止患肢的挛缩和关节脱位变形。仰卧位时,可用软垫或棉垫圈支持患侧的头、肩、臂、髋部,使患肩处于外旋、外展位,患髋处于略内收、内旋位;侧卧位时,应注意患肩、患髋不能压陷在身体下面,患侧上肢应伸向前,患髋伸直。②经常性变换体位,一般每2小时翻身1次,夜间可略长些,防止压疮及其它并发症。
2.2 病情稳定时的康复护理
  首先要保持肢体处于良姿位,然后给予患肢以感觉刺激,采用按、摩、推、拿、搓、滚、摇等手法,刺激关节运动,刺激本体感觉。应协助患者用健肢带动患肢在床上活动。如上肢的抬举、左右转动、双手抓握,下肢的内收、屈髋、屈膝、伸髋、伸膝、跖屈、背屈以及协助患者作骨盆旋转运动、桥式运动、左右翻身等,逐渐使患者以被动运动过渡到自主运动。此外还应进行坐位、跪位、立位及步行中的平衡训练。
2.3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主要针对患者进行技巧性训练、手功能训练、步态训练、精细协调训练。指导患者练习握笔、汤匙、刷牙洗脸、梳头、穿脱衣服,整理床铺等。搀扶患者走出室外,逐步过渡到缓慢步行、上下楼梯。协助患者逐步学会入浴洗澡,便后处理。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提高患者各种自理能力。

3 结果
  肢体功能评定标准:根据Brunnstrom提出的偏瘫分级法〔1〕制定。基本痊愈:恢复至Brunnstrom Ⅵ级;显效:提高2级以上;有效:提高1级;无效:级数无变化。本组66例患者基本痊愈15例,显效22例,有效20例,无效9例。病程与肢体功能关系见附表。

附表 病程与肢体功能关系比较


病 程 <1个月 1~6个月 6个月以上
例数 31 20 15
基本痊愈 11 4 0
显效 13 6 3
有效 6 7 7
无效 1 3 5
总有效率(%) 96.78 85.00 66.67①

①与1个月比较P<0.05
4 讨论
  偏瘫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残疾,但是许多脑卒中患者致残并不都是偏瘫所致,而是在急性期至恢复期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康复护理方法,致使产生姿式性痉挛、关节畸形、挛缩、肌肉萎缩等残疾,因此,制定一套有效的康复护理计划,并加以实施,就能有效地减少功能障碍的发生。本组资料脑卒中患者病程在1个月以内的康复护理效果优于病程在6个月以上者,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脑卒中的康复护理越早越好,一般应在生命体征稳定,麻痹进行已停止时即开始实施康复措施。早期康复护理是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对减少残障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脑卒中一旦发生,初期的康复护理以保持肢体处于良姿位为主,而且良姿位的保持应贯穿康复护理的全过程,逐渐让脑卒中患者适应和习惯良姿位。稳定期的康复护理应根据病情程度和肢体功能障碍情况,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尽可能使患者早坐位、早立位、早离床、早开始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康复护理要从替代护理逐步过渡到自我护理,在护理的全过程中始终要注重肢体功能训练。脑卒中突发后,患者会产生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情感异常,这要求在进行肢体功能康复护理的同时,又要适时做好心理康复。此外,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关心都影响着康复的成效,医护人员要联合家庭、社会一道共同关心脑卒中患者,增强患者对康复的信心。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PET CT检查中患者不良心理调查及干预方
    腹部卒中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穿孔1例
    脑卒中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的
    114例脑卒中患者ADL改善情况的初步分析
    最近5年针刺治疗脑卒中及其后遗症的概
    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 活动能力与站
    脑卒中急性期和非急性期康复疗效及其相
    重度脑卒中偏瘫早期的下肢支具治疗
    美国心脏病协会脑卒中后果评价方法及其
    滋补肝肾化浊行血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早期饮食训练的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