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药灌肠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唐雅文
武汉市第一医院肾病科,武汉 430022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进入终末期尿毒症以前,可采取非透析疗法,以延缓肾功衰的进展。1996年5月至1997年11月,我院用中药灌肠治疗CRF 60例,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17~68岁,平均42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38例,慢性肾盂肾炎6例,狼疮性肾炎7例,高血压性肾损害5例,糖尿病肾病4例。中医分型:脾肾阳虚型38例,气阴两虚型13例,肝肾阴虚型9例。
2 治疗方法
  将大黄15 g、黄柏12 g、栀子12 g、甘草10 g加冷水400 ml浸泡30 min后,煎沸20 min,浓缩为200 ml,制成灌肠Ⅰ号药液,瓶装备用。灌肠前排空大、小便,取左侧卧位,将200 ml药液加温至37℃后装入无菌输液瓶内,插入一次性输液器,连接14号导尿管,缓缓插入肛门15~20 cm,根据患者的年龄及耐受能力调节药液滴速,一般70~100 gtt/min,1~2/d,20 d一疗程。每疗程间隔3~5 d。灌肠完毕后患者即取右侧卧位30~60 min,然后取平卧位抬高臀部10 cm,保留1~2 h。对伴有高血压及酸中毒的患者应及时配合降压药或纠酸药等对症治疗。
3 结果
  60例CRF患者经中药灌肠1疗程后,恶心、呕吐症状改善达100%,肾功能明显改善,见附表。

附表 60例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比较(±s)


检验
项目 治疗前 治疗后
Cr(μmol/L)
BUN(mmol/L) 457.35±128.14
 31.18±8.14 308.40±112.20*
18.80±7.16*

* t=2.82 P<0.01;** t=3.005 P<0.01

4 讨论
  CRF病人有明显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常不耐受汤剂口服。肠道清除尿毒症代谢产物的研究证实:尿毒症病人肠道内每日含尿素70 g、肌酐2.5 g、尿酸2.5 g、磷2 g,明显多于每日尿内含量[1]。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后大便次数增多,促进上述物质的排泄,使水肿减轻,尿毒症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有显著性差异。灌肠Ⅰ号液中大黄能使肌酐排泄增加,提高血中必需氨基酸浓度,改善血循环;大黄灌肠能刺激肠壁分泌大量水分,增加尿素氮的排泄,抑制体蛋白分解,从而使血中尿素氮和肌酐含量降低[2]。CRF常有低钙高磷血症,而黄柏含钙高,含磷低[3],以改善患者低钙高磷状态。栀子有清热利湿、解毒功能。甘草具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调和药性的作用。几种药物合用有祛邪扶正、清热解毒、祛瘀生新的功效。
5 护理
5.1 灌肠前要做好情志护理,给病人及家属讲解CRF的保健知识,灌肠药液的药理作用、注意事项,灌肠后的体位及保留时间对药物疗效的影响及可能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少数病人灌肠后不排大便,也能起到清热解毒作用,嘱病人不必担心。
5.2 治疗中观察病人有无心慌、出汗、腹部胀痛等不适。灌肠治疗期间大便2~4/d,为软便或溏便,如为水样便,>5/d,应暂停灌肠,并及时处理。
5.3 对长期灌肠病人,注意保护患者的肛门,避免损伤,我们用14号尿管代替肛管以减轻肛门刺激;便毕用温水坐浴10~15 min。如果患者有痔疮,灌肠插管时应尽量避开痔疮部位;插管动作宜轻柔,灌肠后及时涂擦痔疮膏,以防感染。
参 考 文 献

1 王海燕主编.肾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 442
2 张 天,陈以干主编.实用中医肾病学.上海:上海中医学出版社,1989.908
3 管竞环.无机元素在植物类中药中分布规律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增):407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协同刺激因子B7在药物性间质性肾炎和I
    慢性下腰痛患者腰屈伸肌的等速肌力评价
    大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并发唇癌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全长基因
    利巴韦林累积剂量对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
    干扰素α与阿德福韦酯不同联合方法治疗
    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
    胃苏冲剂加味治疗慢性肠炎20例
    肝炎灵片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氯沙坦干预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 慢性期
    小儿慢性胃炎锝标记固体餐胃排空检测
    抗生素应用与婴幼儿慢性腹泻病的关系
    丹参 山莨菪碱合剂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