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生期心肌病46例临床分析 |
|
娩密切相关、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4 诊断 本病目前尚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因而必须根据起病时间、症状、体征和有关实验室检查,并排除其他心脏病而确诊。笔者建议PPCM的诊断标准:①在妊娠中期以前无器质性心脏病、肾炎和高血压史;②妊娠最后3个月至产后6个月内突然或逐渐发生心悸、气短或心力衰竭;③X线和心脏超声检查示心脏普遍性扩大及心搏减弱;④心电图示心肌损害及各种心律失常,有蛋白尿和高血压,待症状改善后可恢复正常;⑤临床和其他检查可排除其他心脏病;⑥已患本病者,再次妊娠在围生期出现心衰和心律失常,也应列入本病范围。 3.5 治疗、预后及预防 本病一旦确诊,早期住院,采取以强心、利尿及扩张血管纠正心衰为主的综合治疗,一般预后良好。本组均获治愈,无1例死亡。为降低本病发病率,应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加强营养,避免过劳,及时诊治妊高征。基于PPCM再次妊娠时有复发倾向,应采取避孕或绝育。
王树德(273500 山东省邹城市人民医院)
参 考 文 献
1,张德兰,王振起.围产期心肌病36例分析及部分随访观察.临床荟萃,1991,6(8):355 2,袁高辉,王庄,邵华.围产期心肌病急性心功能不全21例诊治分析.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8,(1):49 3,田刚.围产期心肌病诊治新进展.中级医刊,1998,33(7):37 4,高昌俊.围产期心肌病(PPCM)的回顾与展望.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97,24(4):22 5,Melvin KR.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 due to myocarditis.N Engl J Med,1982,30 7:731 6,诸骏仁.妊娠合并内科疾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中华医学杂志,1986,66(5):260 7,杜旭,王世臣.围产期心肌病125例临床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1986,21(6):337 8,吴美琳编著.围产期管理进展,第1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04~205 9,都本洁,刘桂蕊,李彬之,等编著.实用心脏病学基础,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507~509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2型糖尿病肾病36例临床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50例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