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周期性瘫痪27例临床分析

王睿荣 徐曼 李恩仓

  我院1992~1999年共收治周期性瘫痪27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7例患者,男22例,女5例,男女之比为4.4∶1;年龄为21~53岁,平均40岁。初次发病22例,反复发作5例。发病年龄:21~30岁6例,31~40岁5例,41~50岁14例,51~60岁2例。可见发病者以青壮年多见。就诊前平均发作次数2次,最多10次。27例中有诱因者20例,占75%,其中以发病前受凉感冒、劳累、多汗、饱餐、生气等为多,有1例病前进食大量甜食,1例感冒发热,1例腹泻脱水,1例有使用丁胺卡那霉素史。起病至就诊最短3小时,最长24小时。发病季节8、9、10月份为多,占总发病数的53.9%。
1.2 临床特点 急性起病,表现为肢软乏力,进行性发展,出现双下肢迟缓性瘫痪,近端重于远端,肌张力、腱反射减退。意识清,上肢肌力Ⅱ~Ⅳ级/下肢肌力0~Ⅱ级。2例出现腱反射亢进,感觉障碍及病理反射,并发生尿潴留。瘫痪持续时间多数2~5天,占74.1%;6~13天者占25.9%。与文献记载(多数在3~5天恢复,很少超过1周)相符[1]。
1.3 辅助检查 心电图有T波降低,出现U波,U波>T波,T、U波融合、Q-T间期延长。其中3例合并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血清钾低于2.5mmol/L6例,余均在2.5~3.5mmol/L之间。27例中T3、T4增高者2例。
1.4 治疗与结果 在去除诱因的前提下,轻症患者在每日口服10%氯化钾30~40ml同时,静滴2~3g/L氯化钾。危重者立即在心电监护和血钾监测下以0.6%氯化钾双管静脉补钾,每小时总量在1.5~2.5g之间,不超过2.5g,待血钾接近3.5mmol/L,改用0.3%氯化钾静滴,使血钾维持在4.5mmol/L左右4~6天,患者多在24小时内肌力与血钾同步恢复。对于血钾恢复慢者,应检查尿钾,如尿钾高于正常值,说明经肾脏失钾,应在上述治疗同时,口服安体舒通20mg/次,每日3次,配合治疗,以减少经肾脏失去的钾。本组2例尿钾高于正常。对于甲亢诊断明确者加用抗甲状腺药物。本组无1例死亡。

2 讨 论

  周期性瘫痪以低钾血症型为常见。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血钾及ECG检查诊断。当血钾<3.5mmol/L时,临床诊断为低钾血症。当血钾≤2.5mmol/L为重度低钾血症。急性重度低钾血症往往可危及患者生命,诱发各种严重的心律失常,个别可引起心跳骤停或引起呼吸肌麻痹,引起呼吸衰竭或呼吸骤停。低钾血症时,由于细胞外液钾浓度降低,心肌细胞膜钾电导降低,从而使细胞内钾外流减少,3期复极时间延长,整个动作电位时间延长,因而心电图表现为T波低平、增宽,出现U波,Q-T间期延长,此时当细胞内钾外流减少时,钠离子的内流相对加速,快反应自律细胞的自动去极化加速,自律性增高,易致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性心律失常,如尖端扭转性室速的发生。
  本组有2例出现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出现感觉障碍,并发生尿潴留。关于腱反射活跃及亢进与病理反射的出现机制不清,可能是一种代偿性反应。尿潴留与膀胱逼尿肌无力有关。感觉障碍的机制亦不清,可能由于神经细胞内钾离子浓度过高,影响了周围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的产生所致[2]。
  本组有1例上感发热输液史。据文献报道,病毒感染可致急性低血钾症[3],推测可能是病毒直接作用或通过免疫反应引起肌细胞膜改变,使细胞外的钾离子过多转移到细胞内。1例静滴丁胺卡那霉素后发病,可能是由于丁胺卡那霉素损害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影响尿液浓缩功能,使肾脏排钾增多而致低血钾[4]。
  曾有1例腹泻脱水患者心电图示低血钾,而血清钾正常,经补钾补液后心电图恢复正常,而血清钾反而降低。原因:心电图所反映的是细胞内钾含量,受血液浓缩影响小,能较正确的反映机体缺钾的变化,而血清钾测定是反映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当大量失液后,机体缺钾,但因血液浓缩,血钾测定仍属正常,经大量补液补钾后,机体内缺钾得以纠正,心电图正常,而因钾离子进入细胞内及血容量增加使钾稀疏,血清钾浓度测定则反而比补钾前降低。
  一般情况下,静脉补钾时氯化钾浓度不超过0.3%,速度小于1g/h,每日总量3~6g。因缺钾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呼吸肌麻痹危及生命时,可用0.5%~1%氯化钾补钾,滴速不超过1.5g/h,绝对不能用10%氯化钾直接静脉推注,以免血钾骤升引起心跳骤停[5]。但对严重的低钾血症应采用快速静脉补钾的方法,即在心电图的监测下,以0.6%氯化钾双管静脉补钾,每小时总量在1.5~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甲基叔丁基醚对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
    小儿脑性瘫痪的研究近况
    小儿脑性瘫痪的病例对照研究
    湖北省宜昌市38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周期
    食海带诱发碘甲亢伴周期性麻痹一例
    反义周期蛋白B1基因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
    反义周期蛋白B1基因转染HT29细胞后若干
    雷公藤内酯醇诱导人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
    V79和V798细胞周期及其调控因子的差异
    血管紧张素 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对心肌
    恒速泵静脉输入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的观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在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
    狗骨丸治疗农药中毒迟发性瘫痪2例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