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7例分析 |
|
祝庆 潘文博
近年来,对初诊的成人糖尿病(DM)在病因分型上关注一类特殊类型,即Tuomi等人称之为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简称LADA)。此型本质上是成人时期发病的1型DM,是由于胰岛β细胞遭受自身免疫性损伤后分泌功能受损引起的糖尿病。这种免疫介导的损伤过程的速度和程度,在成人患者中差异很大。因此,LADA的临床表现形式也有很大的差别。现将我们诊治的17例LADA在起病形式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LADA患者 男10例,女7例,年龄23~47岁。17例LADA均符合以下条件:①年龄>24岁;②体重指数(BMI)<25kg/m2;③空腹血糖≥16.5mmol/L;④空腹C肽≤0.5μmol/L,馒头餐(100g面粉)后1小时或2小时C肽≤0.8μmol/L;⑤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阳性[1]。 1.2 根据起病缓急分为三组比较(见表1)。
表1 17例LADA临床情况分组比较(±s)
参 数 酮症酸中毒起病组 迅速进展组 隐匿起病组 例 数 3 4 10 年龄(岁) 26.3±3.56(24~29) 37.8±2.99(34~41) 41.8±4.85(32~47) 病程(年) 0.5~1.0 1~3 BMI(kg/m2) 19.83±1.65(18.1~21.4) 21.6±3.5(18.9~23.1) 22.01±2.85(19.2~25.4) 血清C肽(μmol/L) 空 腹 0.11±0.083 0.29±0.07 0.50±0.01
餐后2小时 0.27±0.06 0.52±0.08 0.82±0.19 空腹血糖(mmol/L) 34.09±1.4 21.15±1.1 16.9±1.2
2 结 果 A组(酮症酸中毒起病组):3例,占17.7%,男2例,女1例,年龄24~29岁,突然以酮症酸中毒起病,其中1例昏迷、休克。3例空腹血清C肽(0.11±0.083)μmol/L,1例最低空腹C肽0.021μmol/L,经抢救治疗病情稳定后测馒头餐后2小时C肽(0.27±0.06)μmol/L。 B组(迅速进展组):4例,占23.5%,男2例,女2例,年龄34~41岁,糖尿病病程0.5~1年,症状逐渐加重,BMI下降较快(21.6±3.5)kg/m2,空腹血糖(21.15±1.10)mmol/L,空腹C肽(0.29±0.017)μmol/L,餐后2小时C肽(0.52±0.08)μmol/L,其中1例合并甲亢,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阳性。2例发生轻度酮症。 C组(起病隐匿组):10例,占58.7%,男6例,女4例,年龄32~47岁,病程1~2年,10例在诊断LADA之前均诊断为2型DM,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BMI均<25kg/m2,空腹血糖(16.9±1.2)mmol/L,空腹C肽(0.502±0.01)μmol/L,餐后2小时C肽(0.84±0.19)μmol/L,其中1例并发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形成,另1例并发脑梗死。本组患者可追溯的病程可能与实际病程相差很大。
3 讨 论
对23~47岁成人GAD-Ab阳性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7例在初诊时临床特点的分析表明,在成人发病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胰岛β细胞损伤的速度,在某些患者中比较迅速(主要在青年)。可能初发病时已经遭受严重损伤,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空腹血清C肽水平很低,病情凶险者往往会危及生命。而在另一些患者(本文B组),β细胞受免疫损伤的速度较为缓慢(主要在中年人),但是损伤的程度进行性加重。虽然残存的β细胞分泌功能可在一段时间内防止酮症发生,最终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到晚期阶段,具有很高的酮症倾向,临床症状较重,体重下降明显。大多数[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15例老年人肺癌并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周期性瘫痪27例临床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