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气管肺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意义 |
|
孙开宇 滕林 董亚伟 付青兰
我们于1998年1月至1999年8月对此类患者重复纤支镜检查,获取标本进一步检查,取得一定的临床诊断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24例,年龄23~60岁,男16例,女8例。复查间隔时间3~25天,首次纤支镜检查取组织及毛刷涂片细胞学检查无1例诊断肺癌。临床症状:咳嗽、咳痰、憋气或少量痰中带血;体格检查:局限性呼吸音减弱、消失或无异常;胸部X线和CT检查:胸部局限性片状、絮状阴影,部分段叶膨胀不全或肺门肿块影。 重复组织学检查诊断肺癌10例,占41.7%。其中1例同时细胞学检查也确诊肺癌。24例患者纤支镜下肉眼表现:菜花样或息肉样肿物4例,3例复查确诊肺癌;管壁粘膜高低不平、管腔部分或完全闭塞8例、6例确诊肺癌;气管内局限性隆起1例,复查确诊肺癌;粘膜轻度充血水肿11例,复查无1例确诊肺癌。
2 讨 论
本组患者从临床症状、体征、胸部X线检查及首次纤支镜检查中部分患者未能明确肺癌诊断,通过短期纤支镜复查2次组织和细胞学检查有10例明确诊断,及时治疗。从中看出部分病例纤支镜疑病变存在,但由于局部组织及细胞学检查的假阴性,而未能确诊。我们体会:在首次纤支镜检查中肉眼观察有新生物存在及管腔粘膜高低不平、管腔部分或完全狭窄者,术中活组织钳取时应注意避开表面坏死组织,尽量多角度、钳取有一定深度进行,这样可提高阳性率,对一些镜下考虑组织质地脆、钳取后易出血者可先行毛刷细胞学检查,后取活组织检查。本组患者首次纤支镜检查虽全部进行组织和细胞学检查,但仍有10例患者未能明确肺癌诊断,重复纤支镜检查,镜下取组织在原来基础上变换部位,多块钳取并同时毛刷检查,获取了阳性诊断。因此,在首次纤支镜检查有怀疑而未能明确诊断者,应及时纤支镜复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上一个医学论文: CD15抗原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下一个医学论文: 小儿哮喘78例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