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D15抗原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
发及病死率明显高于CD15表达阴性的甲状腺癌复发及病死率(χ2=5.7,P<0.05)。 3 讨 论
CAMs是位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其与配基间的结合是介导细胞与细胞或细胞与基质间相互识别和作用的分子基础。近年来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机体免疫反应以及临床表现等也与CAMs密切相关[9],其中包括选择素及其所识别并能结合的配体[3]。CD15是一种糖蛋白,由半乳糖、岩藻糖和N-乙酰葡萄糖胺组成的碳水化合物抗原,属CAMs的成员,为选择素所识别的比较确定的一个配基。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CD15在许多肿瘤组织中呈明显增强表达,并且CD15阳性的肿瘤侵袭性强、转移率高、预后差,因此被视为一些肿瘤预后不良的标志物。Nakagoe等[4]研究了120例结肠癌CD15表达,其中87例(72.5%)呈阳性表达,证实CD15阴性的患者5年生存率(81.2%)显著高于CD15阳性的患者5年生存率(60.6%),并且CD15表达越强烈者,5年生存率越低。作者认为检测CD15抗原的表达,可以为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根治性切除术后提供有用的生存信息。Brooks[2]和Torii等人[3],分别通过对乳腺癌和肝细胞癌的研究发现,CD15表达与其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Konety等人[6]对7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进行了CD15抗原检测,结果57例(76.0%)呈CD15阳性表达,并证实CD15表达阳性的肿瘤容易复发。有关CD15在甲状腺癌研究,近年来国外已见极少报道,国内尚未见报道。Neuhold等[7]研究了47例甲状腺髓样癌的CD15表达,其阳性率为36.5%,在肿瘤>4cm的原发癌、转移癌和复发癌中CD15表达程度更为强烈。而且CD15表达强阳性的复发癌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CD15阴性的复发癌患者的病死率。作者认为检则CD15表达,更有利于指导临床对一些患者采取更大程度的根治性手术。 本实验系统地观察了多种甲状腺组织中CD15表达,发现在正常甲状腺→癌旁甲状腺→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中,CD15表达阳性率和染色强度呈现递增趋势,且阳性物质在良性病变中主要位于细胞膜,而在甲状腺癌中主要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浆,表现出明显异质性。表明CD15与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关。通常认为在甲状腺癌中,肿瘤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状况及临床病理分期是评价预后的主要指标。本研究结果表明,CD15表达与甲状腺癌组织类型无明显关系,而在淋巴结转移和临床进展期甲状腺腺癌患者中,CD15表达明显增强。CD15阳性的甲状腺癌患者复发及病死率明显高于CD15阴性的甲状腺癌患者复发及病死率。由此表明,CD15阳性者是甲状腺癌高度恶性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认为,检测甲状腺癌组织中CD15抗原表达,有助于筛选具有转移潜能的肿瘤,可作为一项辅助指标用于更准确地估测预后,指导治疗。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癫痫与细胞免疫 下一个医学论文: 支气管肺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意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