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0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携带者肝功能指标的分析 |
|
曹洪林 吴洪芳 武朝军 孙丰伟
临床常把乙型肝炎(以下称乙肝)五项指标即:①乙肝表面抗原(HBsAg);②乙肝表面抗体(抗-HBs);③乙肝e抗原(HBeAg);④乙肝e抗体(抗-HBe);⑤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作为HBV感染的标志,并根据五项指标中标志物出现的情况划分为:①③⑤阳性为大三阳,①④⑤阳性为小三阳,以此推断HBV感染的阶段,我们收集1999年1月至6月门诊或病房患者HBV阳性标本220份,其中大三阳140份,小三阳80份,同时做了ALT、AST、Bil、TBA、AFP五个项目的检查以观察不同HBV携带者肝功能指标的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收集门诊或病房乙肝阳性患者血清同时做乙肝五项及ALT、AST、Bil、TBA、AFP五个项目的检查。 1.2 乙肝标志物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试剂盒为深圳月亮湾生物工程公司生产。肝功能检测分别用中生公司、宝灵曼公司试剂盒。仪器:日立7060。AFP测定用放射免疫法。试剂由山东三V公司提供。
2 结 果
220例标本肝功能五项检查中其中一项结果超出正常参考值139例,阳性率为63.2%,140例大三阳患者肝功能检查灵敏度依次为:AST>TBA>ALT>Bil。80例小三阳患者肝功能检查灵敏度依次为:Bil>TBA>ALT>AST。大三阳患者与小三阳患者肝功能检查结果阳性率经χ2检验,χ2=17.386,P<0.005,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220例HBV患者肝功能检查结果
模 式 例 数 ALT(%) >50U/L AST(%) >40U/L Bil(%) >19μmol/L TBA(%) >10μmol/L AFP(%) >50ng/ml 大三阳 140 65 78 59 67 17
小三阳 80 17 16 27 18 6 合 计 220 82 94 86 85 23 阳性率(%) 37.3 42.7 39.1 38.6 10.5
220份标本中AFP浓度>50μg/L23份,大三阳17例,占7.7%;小三阳6例,占2.7%;值得注意的是这6例小三阳标本AFP含量均很高,平均AFP含量为370.2μg/L,平均年龄为48.3岁,年龄最大者58岁。仅1例ALT、AST结果正常,但TBA含量为29μmol/L,其他5例均伴随肝功能项目的中度升高(见表2)。 表2 6例小三阳患者肝功能检查结果
性别 年龄 ALT (U/L) AST (U/L) AST /ALT TBA (μmol/L) AFP (μg/ml) 男 58 64 158 2.47 50 424
男 58 72 164 2.28 30 170.9 男 45 26 34 1.31 29 541 男 37 53 45 0.85 12 391.8 女 55 64 158 2.47 50 457 男 37 124 292 2.35 38 236.9
3 讨 论 本组病例除部分患者有较明确的诊断外,绝大部分患者为门诊初、复诊患者,220例患者标本肝功能检查其中一项异常者139例,阳性率达63.2%,且乙肝大三阳患者肝功能异常率明显高于小三阳患者,符合大三阳特别是HBe阳性,是HBV活跃复制的重要标志。AST异常率高于ALT,这是因为:乙肝是一个慢性感染的过程,长期慢性肝损害必然导致肝细胞的大量破坏,AST作为胞内酶,在血清中大量出现是肝细胞严重受损的标志之一。TBA作为一项有价值的肝功能诊断指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急性肝炎TBA含量明显升高,且高于正常5~100倍,随着肝功能好转TBA含量可恢复正常。慢性肝病患者TBA含量可持续升高,动态观察TBA水平变化,对慢性肝病的诊断及其预后有很大帮助。本资料统计胆汁酸浓度>10μmol/L计85例,占38.6%,占肝功能异常患者的61.2%。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赖诺普利治疗老年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血清IgE IgG在狼疮性肾炎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