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素为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 |
|
刁永书 李 虹 汪秀云 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中心,成都 610041
摘要 实施以泰素为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64例,从预防泰素的过敏反应、心律/率紊乱入手,严格化疗前使用抗过敏药物,化疗中严密观察患者的过敏反应及心律/率紊乱的症状和体征,有效及时地控制和减轻了毒副反应的发生、发展,保证了新药、新方案的应用。 关键词 泰素; 联合化疗; 护理 Key words rhodoxanthin(taishu); combined chemotherapy; nursing care
泰素(紫杉醇)是国际最新开发的一种具有独特抗肿瘤活性的新药,抗瘤谱广、疗效显著,但它具有一定的毒性,如中性白细胞减少、外周神经病变、严重的过敏反应、低血压,心律/率紊乱和肌肉关节痛等[1],故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院1995年3月至1997年6月使用以泰素为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64例,护理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4例,男45例,女19例,平均年龄48.1岁。本组病例全部具有病理学依据,为晚期恶性肿瘤。其中小细胞肺癌23例,非小细胞肺癌12例,卵巢癌7例,乳腺癌6例,肝癌3例,鼻咽癌3例,肾上腺癌2例,胃癌2例,胰腺癌2例,滑膜肉瘤2例,宫颈癌1例及恶性胸腺癌1例。 2 药物作用机理 泰素是通过诱导和促进癌细胞中微管的生成,阻止微管正常生理聚集,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纺锤体形成,进而阻碍其增殖,致使快速分裂的癌细胞被限制在有丝分裂阶段,使癌细胞的复制受到阻断而死亡,从而发挥抗癌作用[2]。 3 用药方法 为预防泰素稀释剂聚氧乙基代蓖麻油发生急性过敏反应,参照美国FDA规定,治疗前30 min静脉推注地塞米松20 mg,非那根50 mg。泰素每次用量180~210 mg,间隔3~4周为1个周期,总量达到630 mg为1个疗程。 4 结果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实体肿瘤疗效评定标准,64例中完全缓解6例(9.37%);部分缓解26例(40.63%);微效21例(32.81%);稳定7例(10.94%);进展4例(6.25%)。 5 护理 5.1 泰素化疗前的护理 5.1.1 心理护理:化疗前,向患者介绍化疗的方法、效果及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让患者相信化疗的效果,充满信心以积极主动的心态配合化疗。但应告诉家属泰素化疗时的潜在危险,一旦发生将危及患者生命,使家属有心理准备。 5.1.2 一般护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及心脏病史,做心功能检查。化疗日晨行保留导尿术,保留尿管1 d。因泰素化疗前使用抗过敏药,病人处于嗜睡状态,留置尿管后能准确观察记录尿量。 5.1.3 备齐急救器材和药物:氧气装置、气管切开包、简易人工呼吸器、心电监护仪;肾上腺素、多巴胺、西地兰等。 5.1.4 准备病房:为了便于抢救和减少感染机会,化疗前1 d选择靠近治疗室的单人病房,清洁消毒病床单位及病室空气。 5.1.5 建立静脉双通道:为确保用药及时准确及抢救用药的需要,第1静脉通道于输注泰素前2 h在下肢建立,用于输注一般药物;第2静脉通道用0.9%氯化钠注射液在上肢建立,专用于输注泰素。 5.1.6 泰素稀释液的配制:用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泰素,肉眼检查稀释液内有无异样颗粒物或色泽变化。输注泰素时,使用专用的非聚氯乙烯输液器,末端装有0.22 μm的过滤器,可防止泰素稀释液中细小微粒进入患者体内。输注泰素的最初5~10 min,以20 gtt/min的速度缓慢滴注,观察无过敏反应的征兆后,以40 gtt/min的速度维持3 h。 5.2 毒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5.2.1 64例患者应用泰素后毒副反应见附表。
附表 64例患者应用泰素后毒副反应情况
毒副反应 WHO毒性分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合计 过敏反应 心律/率紊乱 面部潮红 关节痛、肌痛 疲乏 发热 口腔炎 白细胞减少 脱发 0 0 50 33 14 22 7 22 5 0 0 14 23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纤维胆道镜取胆管残石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儿童颅内疾病实施伽玛刀治疗的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