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肝病患者应用氧氟沙星产生精神症状1例

潘全梅 左红霞

1 病例简介

  女,54岁。肝炎病史8年,纳差、乏力、腹胀、尿黄2个月,于1996年8月16日入院。诊断为活动性肝硬化(HBV感染),予苦黄等保肝退黄治疗。9月10日因出现肠道感染和原发性腹膜炎,给予0.2%氧氟沙星100 ml,2/d,静滴。次日晚患者语无伦次,喜怒无常,定向力差,查血氨和电解质正常。拟诊肝昏迷,给予乙酰谷酰胺1.0加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1/d,连续3 d,患者仍精神错乱,烦躁不安,高度兴奋。查体无神经系统病理体征。考虑为氧氟沙星所致,停氧氟沙星,改菌必治治疗,当日晚精神症状消失。

2 讨论

2.1 氧氟沙星(属喹诺酮类药物)极易透过血脑屏障,使脑中γ-氨基丁酸与其受体结合受阻,中枢神经处兴奋状态,从而出现头痛、焦虑、烦躁、惊厥、癫痫[1]等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此,对于应用喹诺酮类药物患者,要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性格及对外界事物的反应。
2.2 肝病患者可出现肝性脑病,其早期表现与喹诺酮的中枢神经反应极为相似,应注意鉴别。一旦出现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在诊断未明确之前,既要进行肝性脑病护理,又应建议医师停用喹诺酮类药。
2.3 肝病患者有严重的肝损害或肝肾综合征,采用常规剂量喹诺酮时,其血药浓度相对增高,由于氨茶碱、咖啡因、布尔芬等可使喹诺酮的血药浓度增加[2]。因此,如因病情需要应用上述药物时,应延长相互间的用药间隔时间。

作者单位:武警江苏总队医院,扬州 225003

参考文献

1 戴自英.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抗感染化疗杂志,1996,2(1):36
2 姜素椿.喹诺酮的迅速兴起与临床合理用药.中华内科杂志,1992,3(31):133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银屑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
    慢性下腰痛患者腰屈伸肌的等速肌力评价
    帕金森病和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肌肉硬度
    创伤患者褥疮发生的评估及其防治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全长基因
    浅表淋巴结肿大的151例艾滋病患者淋巴
    利巴韦林累积剂量对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不同模式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抗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胰腺功能变化的临床
    应用PCR技术对DMD患者基因缺失及携带者
    60例无精子症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