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PD并发乳糜腹水1例 |
|
员萍 朱斌
持续性不卧床式腹膜透析(CAPD)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能随身携带的透析方法,其优点已被世界公认。CAPD常见的并发症腹膜炎等的发生率正在降低。我院于1997年3月7日收治1例CAPD并发乳糜腹水患者,现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男,32岁。因视物模糊1年,乏力、纳差10月,胸闷、腹胀7 d收入院。检查:重度贫血貌;双肺呼吸音粗;心脏相对浊音界略向左下扩大,心率96/min律齐;腹膨胀,腹水征(+),BW 98 kg。实验室检查:HGB 41 g/L,Scr 1 876.6 μmol/L,BUN 76.66 mmol/L,CO2CP 15.0 mmol/L。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经纠正酸中毒、贫血等治疗,行血液透析26次,每次血液透析脱水2.0~4.0 kg,体重渐降至76 kg,1个半月后腹水征(-)。于1997年4月21日行腹透置管术,术中见肠管与腹膜粘连。于4月28日始行CAPD治疗并逐渐增加腹透容量,每日透析液入量为8 000 ml。1周后出现腹透液混浊,病人诉腹痛,腹部压痛,反跳痛(+),T 37.5℃。考虑为腹膜炎,给予先锋霉素V 0.5 g加入腹透液中,4/d。治疗1周后上述症状消失,继用抗生素10 d,腹透液仍混浊,反复3次查结核杆菌-PCR均阴性,腹水培养无细菌生长。5月19日透出液呈乳白色,腹水检查发现大量脂肪颗粒,乳糜试验阳性,结论为乳糜腹水。即暂停CAPD,给予低脂饮食,改行血液透析,并间断放腹水,每次约1 000 ml,共4次;冲洗腹腔,1/d,1月后继续行CAPD治疗,透出液澄清,继续行家庭CAPD治疗。
2 讨论
本例患者排除丝虫病及肿瘤。在腹透置管术中见肠管与腹膜粘连,乳糜腹水可能与置管术中损伤腹腔小淋巴管有关;患者出现乳糜腹水前有腹膜炎的表现,感染可能是腹腔小淋巴管损伤的另一原因。腹腔小淋巴管损伤与丝虫病等所致大淋巴管损伤、阻塞不同,因其病变部位在腹腔小淋巴管,故无法行淋巴管造影,难以明确诊断。本例经送检布氏镜于暗视野查到大量脂肪球,确立了乳糜腹水的诊断。另外,行苏丹Ⅲ染色也可作脂肪球的检查。 小淋巴管损伤所致乳糜腹水无法行手术治疗,只能采取暂停腹膜透析,改行血液透析,加强抗感染及支持治疗,严格低脂饮食,待小淋巴管修复后,再改行CAPD治疗。 护理体会 ①CAPD患者均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大量乳糜腹水致使患者从感官上强烈刺激而产生恐惧心理,情绪消沉。因而护士应耐心介绍病情,减轻病人心理压力,使病人能积极地配合治疗。②严格低脂饮食,为病人设定具体食谱,选择含脂肪少的食物如蔬菜、瘦肉、蛋清、面食等,忌食油炸食品及肥肉,尽量少用食用油而多用糖做调料。③加强家庭CAPD护理。严格无菌操作,防止腹膜炎的发生。对患者及参加操作的家庭成员应加强培训考核,强化“乳糜腹水更易合并感染”的概念,使其掌握必要的清洁、消毒灭菌知识。到患者家中进行环境、设备等现场指导,并要求患者每2周到医院全面复查1次,如出现感染等不适情况及时收入院治疗。
上一个医学论文: 立止血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三胞胎早产儿合并肺透明膜病的急救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