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对角膜疾病的诊断分析

膜水肿52例(52只眼),RK术后12例(12只眼),PRK术后37例(37只眼)。
  二、检查方法
  应用德国Zeiss-Humphrey公司生产的UBM 840型超声生物显微镜,探头频率50mHz,探查深度在5mm左右。首先在角膜中央做眼球的水平、垂直扫描,并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然后顺时针方向对角膜行360°全周扫描。尤其注意角膜、虹膜、晶状体及睫状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对位于角膜病变的深度范围进行测量。

结果

  一、正常角膜UBM表现
  正常角膜的五层结构中有三层可被UBM分辨,即角膜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实质层,内皮细胞层和后弹力层不能分辨。其中前弹力层表现为中强带状回声,实质层为均匀的中强实状回声,上皮层为中强带状回声。角膜与巩膜的相延续部分因角巩膜的回声强度不同(角膜为中强回声,巩膜为均匀的强回声),而被明确分辨。
  二、角膜水肿
  一般情况下的角膜水肿为上皮水肿,表现为角膜上皮细胞层回声强度较正常减弱而厚度较正常增加,而其余四层结构则无明显变化。如水肿累及角膜实质层,则整个角膜的厚度将增加,且实质层回声亦轻度减弱。长期水肿所累及的后弹力层病变表现为后弹力层回声强度增加,后弹力层边界欠整齐,可见花边样改变(图1)。


    

图1 角膜水肿的UBM表现

  三、角膜混浊
  限局角膜混浊一般不影响角膜的厚度,仅病变处角膜回声强度发生改变,病变累及实质层,可见均匀实质层回声中的异常强回声,病变边界清晰,内回声均匀,且其厚度及其所占正常角膜的厚度均可定量地测量,为准分子激光角膜层间切削术(PTK)提供条件(图2)。完全的角膜混浊表现为角膜的回声强度改变,整个角膜回声强度完全一致为中强回声,而角膜的正常五层结构则无法分辨,角膜厚度亦可测量,UBM的重要用途之一就在于此。当角膜完全混浊时,被混浊角膜所遮挡的眼前节情况一般的检查仪器是不能发现的,如前房情况、角膜与虹膜的位置关系、房角关闭粘连情况、睫状突的位置及后房的情况等。而所有这一切,UBM均可清晰地显示,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必要条件。


    

图2 角膜混浊的UBM表现

  四、角膜移植
  板层角膜移植术后植片与植床之间可见明显的中强回声将二者分割开,而在周边部的植片与植床的关系亦很明了,如二者是否连接紧密、平滑、完整等。穿透性角膜移植的植片与植床之间亦被明显中强度回声区分割,尤其在角膜内弹力层面两者间有明显的分界线,随移植时间的发展,两者的间隙逐渐消失、融合。
  五、屈光性角膜手术
  1.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切口沿角膜的切线方向扫描时,可见均匀分布的深入角膜实质层的条带状中强回声,角膜形态无明显变化,切口所占角膜厚度的百分率可通过定量的测量获得。
  2.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PRK术后角膜明显的改变是角膜的前弹力层限局缺如,即角膜的前表面的双层条带状回声部分为单层条带状强回声光带替代,而角膜的形态无明显改变。

讨论

  角膜疾病是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亦是重要的致盲眼病之一。角膜位于眼球的最前端,直接与外环境相接触,故受损机会较多,损伤后愈合的瘢痕将对患者的视功能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对角膜进行早期、准确的诊断,以及合理的治疗对患者恢复视功能将有极大的帮助。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应用等速被动测试方法对偏瘫膝伸痉挛肌
    超声血管造影在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治疗
    应用自体静脉做动脉重建时血管内皮细胞
    应用MOEA技术检测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
    应用PCR技术对DMD患者基因缺失及携带者
    应用血小板计数和血清乳酸脱氢酶预测妊
    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
    应用硫酸镁治疗胎儿生长迟缓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应用于护理诊断的探
    有关颅脑损伤病人护理诊断临床应用探讨
    应用图象处理系统对深低温停循环后神经
    应用SPECT观察激素对股骨头血流动力学
    血糖测定的临床应用及再评价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