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眼台植入矫正眼球内容剜除术后上睑凹陷畸形 |
|
装钉,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材料与方法
1.临床病例:21例病人均为眼球内容剜除术后6~18个月,其中男性9例,女性12例,年龄21~43岁。 2.材料:采用北京瑞德桑公司提供国产HA义眼台,该假体呈圆球状,所选直径为20~24mm,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备用。 3.手术方法:结膜下局部浸润麻醉,横行切开结膜和Tenon筋膜,于筋膜下向上下剥离,此时可发现一质地较硬、外观白色且不规则之组织团块,为皱缩的残存巩膜。于巩膜前方剪开一小口,以蚊式血管钳伸入口内钝性分开,此时已进入巩膜腔内,并可将皱缩的巩膜展开。由内、下直肌至外、上直肌间沿赤道斜行剪开巩膜使成内下和外上两部分,于巩膜后方辨清视神经,轻轻提起并剪断之,以特制钢球压迫止血,神经断端无需处理,刮除巩膜内残存的色素膜。将义眼台植入巩膜后方的肌锥内,分别缝合两部分巩膜的后唇与前唇,最后间断缝合筋膜和结膜。术后结膜腔内以碘仿纱条疏松充填,外敷料加压包扎。5日后换药,10日拆线,术后3周后可配戴义眼。
结果
21例病人无一例手术失败,未发生感染、组织代用品排出等现象。术后最长随访14个月,仅1例上睑又出现轻度凹陷,其余外观良好,佩带义眼后运动基本满意,无特别不适感。
讨论
眶锥内植入自体组织或组织代用品矫正眼球摘除术后上睑凹陷畸形,是一种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数10年来,我科一直采用自体肋软骨球眶内植入的方法,手术操作简单,无排异,术后无明显吸收[1],但需切取自体肋软骨,创伤较大,术后义眼活动差为其缺点。Nunery等[2]采用自体真皮脂肪植入,但后期脂肪的吸收限制了其应用。在异体组织和人工代用品方面,先后有人应用异体骨、脱钙胎骨、硅胶球、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作为植入物,但组织排异、易吸收、容易脱出等显示出此类方法的明显不足[3,4]。1985年Perry等[5]发现毛细血管及纤维组织可长入植入眶内的HA球中,从此推动了羟基磷灰石作为义眼台的广泛应用。 作为一种组织代用品,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毕竟存在异物反应和容易脱出等问题。为此,国内外学者多采用下述两种方法加以解决:①尽量充分利用残存自体巩膜覆盖HA球的前方,再以结膜覆盖;②采用异体巩膜覆盖裸露的HA球,再以结膜等有血运的组织覆盖异体巩膜,使其血管化[6]。以上方法一般为将HA球植入巩膜囊内,显然,既要植入足够大的体积的义眼台,又要完全以自体巩膜覆盖非常困难。至于应用异体巩膜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其来源比较困难,且虽已经过化学处理,抗原性已很弱,但毕竟属于异体游离组织,其成活有赖于周围正常组织的血运。 为达到安装的义眼能够运动的目的,以往学者一般将HA球置于肌锥内,然后将上下、内外直肌分别相对缝合,或将其止点分别固定于HA球上,Ⅱ期手术时再在HA球的前方安装一平头钉,术后佩带背面有凹陷的义眼,由此,眼肌运动时可带动义眼产生一定的活动。但手术相对复杂,后期安装平头钉后对其表面粘膜的爬行愈合与手术后的稳定性均存在不利影响。 1993年,闵燕等[7]介绍了巩膜壳后硅胶球植入的方法,简化了手术操作,提高了成功率。其后,他们又报告了HA球巩膜后植入Ⅱ期矫正上睑凹陷畸形的方法,但认为残存巩膜由于皱缩已难以覆盖假体,故仍采用异体巩膜移植,而且沿用了安装平头钉的方法[8]。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儿童眩晕症100例临床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肝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