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例脑动静脉畸形栓塞随访结果分析 |
|
丁宁 凌锋
自1960年Luessenhop首先报告了经股动脉栓塞脑动静脉畸形(AVM)以来,近20年来随着介入神经放射的发展,栓塞技术已成为治疗脑AVM的重要手段。此次我们收集了74例脑AVM栓塞后的病人,进行了长、短期的随访,从脑AVM面积、临床表现,体征的变化及栓塞面积与手术切除率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本组74例,男44例,女30例,年龄8~66岁,平均26.5岁。采用DSA复查59例及信访15例两种方法。随访期1个月~8年,平均2.9年。其中单纯栓塞40例,栓塞后手术34例,栓塞材料为氰丙烯酸正丁酯(NBCA)与Magic导管配用。首发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颅内血肿54例,癫痫18例,其它神经功能障碍11例。病人术前经DSA检查,AVM位于大脑皮层43例、深部(基底节)12例、胼胝体7例、脑干5例、小脑7例,其中AVM的大小以DSA片上血管团的最长直径计算,<3cm 14例,3~6cm 40例,>6cm 20例。单纯栓塞2~18.6cm,平均5.3cm,栓塞后手术3~7.1cm,平均5.4cm。 随访疗效评定:以脑血管造影及临床症状、体征为标准,分为:①完全治愈:血管造影显示解剖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②改善:血管造影显示AVM完全消失,但临床症状及体征部分减轻或AVM面积减小,A-V循环时间变慢,临床症状完全消失;③无改善:血管造影未显示AVM面积减小,临床症状及体征依旧;④恶化:血管造影显示AVM面积增大,临床症状及体征加重。 结 果 对40例单纯栓塞病人进行了栓塞前后临床症状的随访比较,栓塞前颅内出血30例次、癫痫10例次、神经功能障碍9例次,合计49例次。术后随访颅内出血2例次,癫痫9例次,神经功能障碍9例次,合计20例次。经DSA复查,对AVM的面积进行了比较,随访期残留AVM均无增大,且有5例缩小10%~20%,2例解剖治愈。根据随访疗效评定,在40例单纯栓塞的病人中,治愈14例,占35%,随访期1个月~5年;改善14例,占35%,随访期1个月~6年;无改善12例,占25%,随访期5个月~7年;恶化2例,占5%,随访期2~3年。尤其要指出的是,治愈及改善的病例其当时的栓塞面积均>50%,而2例恶化的病例其当时的栓塞面积均<50%。因此可以看出栓塞面积与临床症状的改善成正比关系。据我们的统计,在34例栓塞后手术的病例中,栓塞面积>50%的30例,手术全切率可达82.4%,栓塞面积<50%的4例无一例全切除。 讨 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AVM不仅大大减少再出血的机会,还可改善病人颅内盗血情况,尤为重要的是,对位于脑功能及深部区域(脑干、基底节、内囊)而无法手术的某些AVM提供了重要的治疗手段[1]。据文献报道[2],通过对134例NBCA栓塞病人术后进行DSA复查,在AVM直径<2.5cm的病人中未再通的比例达64.2%,临床随访44例(平均3年),无一例出血及其它新的功能障碍(或加重)。我们对14例AVM完全栓塞的病人经1个月~5年的随访(DSA),均无再通。我们认为单纯栓塞能完全治愈某些AVM,它们多属于终末型供血方式,1~2支供血动脉中小型AVM(直径<3cm),使NBCA能均匀弥散于畸形血管团内,其产生的结果是永久性的。文献报道的134例NBCA栓塞术后随访[2],也得出NBCA对AVM的栓塞具有持久性,栓塞后临床症状稳定的结论。栓塞后手术的前提是将巨大的、复杂部位的AVM栓塞变小,使不可以手术者变为可以手术。栓塞和手术联合是目前治疗脑AVM的最佳方案之一,不仅可以切除巨大的脑AVM,还可以减少术中出血[3]。本组34例经栓塞后使手术的全切率达82.4%。据此我们得出:①液体栓塞剂是一种安全可行、持久的治疗手段,100%的栓塞可获完全治愈;②栓塞面积与临床症状消失、减轻密切相关;③栓塞后部分AVM可自发形成血栓;④栓塞面积越大则手术全切率越高。■
作者单位:丁宁(北京同仁医院神经科 邮政编码 100730) 凌锋(北京医院介人神经放射中心)
参考文献:
[1]Mathis JA,Barr JD,Horton JA,et al.The efficacy of particulate embolization combined with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for treatment of large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of the brai[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CT诊断缺乏泌尿系感染表现的急性局灶性细菌性肾炎 附4例报告 下一个医学论文: 49例次危重病人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病原菌分析
|
|
|
|
|
|
|